| | | 2018年11月09日 星期五
7
专版

植根本土实践,让中国特色管理学走向世界


苏东水
2018“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奖人
丁烈云
2018“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陈晓红
2018“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华中生
2018“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董明珠
2018年“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获奖人

    关于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

    今天,2018年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苏东水获得“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湖南商学院校长、中南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华中生获得“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获得“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于2005年9月发起成立,是中国人自己设立的管理学界第一个奖励基金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宗旨是奖励中国在管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工作者,倡导管理学理论符合中国国情,并密切与实践相结合,推动中国管理学长远发展,促进中国管理学人才的成长,提高中国管理学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基金会设立“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和“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奖项虽然以复旦命名,但奖励的对象面向全国。

    目前已评选出36位“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奖人、7位“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奖人和5位“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获奖人。这些获奖人以及他们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充分体现了当前中国管理学界的最高水准,体现了基金会宗旨。基金会所设奖项已经在中国管理学界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得到了管理学相关领域学者、专家和广大管理实践者的广泛认可。

    基金会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主办“复旦管理学论坛”、“获奖人前沿讲座”、“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管理学青年论坛”、“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年会”、“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之平行论坛”、“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等活动。这一系列活动为我国管理学界的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促进了管理学的繁荣发展。

    洞鉴古今  合璧中西

    用毕生精力发掘整理中国传统文化,并将之与实践结合,与事功挂钩;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注入当代管理学的科研与应用,并创造性地系统形成一门学科……因为复旦大学苏东水教授,管理学新增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东方管理学。整整六十年,苏东水辛勤耕耘,执着地向管理学学术、教学和实践领域注入力量。此次,他获得了“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

    学术领路人:东方管理学贯融中西

    苏东水幼年在私塾启蒙。在诸子百家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中国传统经典的熏染中,激发出他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而他对东方智慧中的管理学思想的悟道也由此开始。

    早在1976年,苏东水就开始发表文章探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并开设了《“红楼梦”经济管理思想》讲座,以经济学家的眼光开始探究《红楼梦》的经济思想。他喜欢在管理学课堂上给学生讲述《红楼梦》作为案例,王熙凤被他戏称为“管理科学之母”。

    熟读中国传统经典的苏东水发现,传统经典所蕴含的人文哲学与管理思想的精粹别具特色而博大精深,却未能在现代社会中受到重视。于是,他深入研读国外管理学著作,在管理学领域艰苦探索如何融贯古今与中西。

    在苏东水看来,东方管理和西方管理本质各有异同。比如对人的看法,“我们东方管理核心思想就是‘人为为人’,强调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身的潜力。”苏东水认为,“其实就是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为人服务的态度。”

    历数十年思考,苏东水教授在中国管理学、西方管理学、华商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提炼出“道、变、人、威、实、和、器、法、信、筹、谋、术、效、勤、圆”等十五个哲学要素,萃取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三为”原理,形成了治国、治生、治家和治身的“四治”体系,提出了人道、人心、人缘、人谋、人才的“五行”管理理论,及人和、和合及和谐的“三和”理念。从而构建了“学、为、治、行、和”的东方管理“五字经”理论体系。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他所创建的东方管理学,既深植于传统,更推陈出新,是“面向21世纪的东方管理文化”。

    苏东水这么描述东方管理学:“它是包含着中外管理精华的现代管理学科”,“是中、西、华商管理精华的融显,也是管理精华的实践的成果。”

    在六十年学术生涯中,苏东水著作等身。他撰写、主编了多部重量级管理学著作。每一页书如同一滴水,聚集成河,泽被社会,使古代思想精粹汇入现代管理思考,让东方传统文化流入世界管理学的海洋。

    精神传承人:“人为为人”的现实滋养

    1931年,苏东水出生于侨乡福建泉州。在家乡的老屋里,苏东水的父亲挂了一个大大的“善”字。在他的记忆里,苏门具有浓厚的行善氛围。祖父一直教育自己的父亲行善修德。祖父自己在家乡的建设中,出钱出力,修整道路和桥梁,造福桑梓。他的父亲是一位义医,为人治病不收钱财,还捐赠了一所学校。长辈们的言传身教对苏东水价值观的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东水在厦门大学工商企业管理系三年级就通读了马克思名著《资本论》,这本影响了他的一生的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事物的两重性,这一思想观点帮助苏东水在之后的研究中觉察到了西方管理学太过看重利益的不足之处。

    大学毕业后,苏东水赴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作。在工矿第一线,他和工友结下情谊。当年下矿井风险很大,有经验的矿工能够通过声音预测可能发生的塌方。一次,同行的班长发现情况不对让苏东水赶快撤离。苏东水在塌方事故中幸免,而那位班长却遇难了。他一生都铭记着这位工友,危难中的为人精神感染了他一辈子:“工人大公无私、为人着想的这种精神,很受人敬爱。”这与苏东水日后将中国文化之一种精华提炼为“人为为人”的思想不无关系,对他整个学术研究思想都影响至深。

    细数自己一生中艰难的时刻,令苏东水最难以忘怀的也正是这一段早年的基层实践。当时东北恶劣的气候和艰苦的条件让不少人都望而生畏。但他却在这样的环境下,撰写了近百篇文章,在工矿企业和农村调查了企业管理、技术管理、劳动生产率提高等问题。在最落后的夹皮沟里,苏东水经历了极其贫苦的工作环境。这以后,他为自己一生立志:“我应该做一个青年的学者,应该今生致力为中国服务!”在他的心中,学者应当为民而做学术!

    传道授业人:从理论到实践的多维培养

    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他殚精竭虑,不断求索;在人才培养上他也不辞劳苦。

    1986年,苏东水创立复旦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在教育部重点高校174个研究机构评估中,复旦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凭借出色的科教成果荣获全国高校文科研究机构综合类研究所第一名、经济系研究所第一名和人均培养研究生第一名。为了进一步拓展东方管理学的研究深度与影响广度,苏东水在复旦大学申请设立了东方管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点,为中国管理学的人才培养注入力量。

    1999年6月苏东水在复旦大学创立全国首个东方管理研究中心,他帮助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河海大学等全国高校先后成立了10多个东方管理学教学、科研基地。

    “苏老师不把学生锁在书里,而是让我们参与他主持的一系列理论或者现实的科学研究。”他的学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芮明杰告诉笔者。管理学教书育人不只是“教”,还应该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学生的才能。苏东水的这一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影响了芮明杰。

    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康还记得当年苏东水开设的一门博士生课程的授课场景,小小的办公室里挤满了慕名前来选课的学生。苏东水每次都会亲切地同每位学生打招呼,给大家倒上茶,平和地看着学生们展开热烈的讨论,时而穿插点评和提问。

    文化传播人:东方管理学走向世界

    曾有一位美国管理学家对苏东水说,“中国没有管理,没有企业家,没有自己管理特色的教材。”苏东水对此感到遗憾。他很快借在日本举办的管理学国际会议,以《中国古代管理行为学》为题发表演讲,指出中国有非常优秀的管理文化,但是还没有人很好地去挖掘,没有人从民族的角度、从管理的角度来阐述。怀揣着民族使命感,苏东水全心投入东方管理学思想的研究,致力于建立立足于东方文化和中国国情的东方管理学体系。

    苏东水先后创办世界管理论坛、东方管理论坛、华商管理论坛等。数十年间,他矢志推动东方管理学与中国管理学研究走向世界。

    1997年7月15日,97IFSAM(世界管理协会联盟)世界管理大会在上海举行。苏东水以《面向21世纪的东方管理文化》为题作了主题报告,将已成体系的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东方管理文化正式推介给国内外学术界。《人民日报》的报道将这次会议称作“东方管理文化在世界叫响”。

    其后,苏东水联合IFSAM中国委员会及全国各知名高校组织,每年举办一次“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论坛至今已持续举办了22届,成为中国管理学与世界管理学互通的一座桥梁。

    苏东水在浩瀚的管理学研究中开宗立派,诲人不倦;通过建构东方管理学理论体系,将东方文化思想的智慧光辉投射到当今社会的实践之中,让中国管理学研究走上了世界科研的广阔舞台,以人为之学关怀个体,以现实战略福泽社会。

    百川向东,上善若水。  (文/冯宇嘉 王韧)

    二十年深耕安全管理,为中国“大建造”保驾护航

    在过去20年左右的时间内,我国的地铁建设走过了发达国家一百年走过的路。地铁建设是重大民生工程,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地铁安全施工?这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花了二十年、至今仍在回答的问题。

    务实求真,“顶天立地”的科学家

    2011年,武汉地铁2号线过江隧道的建设进入关键时期。要采用冻结法施工,但是,面临很大的安全风险,国内外都无先例,一旦冻结施工失效,江水泥沙就会涌入隧道,后果不堪设想。丁烈云提出,用物联网技术管控施工的安全风险。“元旦那天,正好是冻结施工的第一天,施工现场赶工期,没有节假日,也不挑日子。”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工程管理系副教授周诚记忆犹新,那天丁烈云带着相关研发人员,一起进入地下45米的冻结现场,在一线指导风险管控系统的安装调试。

    “现场一直都是丁老师做研究的起点,也是终点。我们所有的新理念、新技术,最终都会回到现场,接受实践的检验。”周诚2004年就加入了丁烈云的研究团队,当时他还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要想理论联系实际,就得了解工程,参与工程,在为工程服务的过程中找到学术问题,经过提炼、研究和攻克,研发出新的技术反哺工程建设。既解决了科学问题,也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丁烈云认为,这样的研究“顶天立地”。

    丁烈云的研究团队有三个组成:高校研究人员,负责解决工程实际中提炼出的科学问题,找到其中的风险演化规律,不断形成新的管理技术与方法;软件开发团队,将总结的管理经验、流程和过程标准化,开发出可操作的管理系统,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工程现场的巡视、信息的收集,形成风险管理的决策,提出针对风险管控的具体建议;源自工程、服务工程又引领工程,三支队伍彼此协作,互相补充,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和循环。

    “我国是建造大国。工地环境复杂,而且60%都是安全知识匮乏的农民工,安全隐患很大。”去年,我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伤亡仅次于因交通事故而产生的伤亡人数。丁烈云认为,作为科技工作者,针对国家的重大需求,解决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理所当然的事。“要写好两篇论文,一篇发表在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还有一篇要发表在祖国大地上,于我而言,后者更为重要。”

    学科融合,高瞻远瞩的掌舵人

    武汉长江公铁隧道是目前国内直径最大、世界第三大的盾构隧道,也是我国首条公铁合建的越江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丁烈云指导团队开发了与BIM技术结合的便携式安全物联网感控一体化装备,成功实现了极限工况下吊装过程的安全风险可控。这一技术在全球二百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香港建造业议会创新奖国际大奖。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国际权威期刊《建造自动化》(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主编斯基布涅夫斯基(MiroslawJ.Skibniewski),在分析了近十年来国际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后发文评价:丁烈云教授团队是“引领近十年来建设安全管理信息化研究领域的两个团队之一”。

    最近,丁烈云新提出了“工程物理信息系统CPS”的概念,他希望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中,真正建成“智能工地”,使得施工现场方方面面都可计算、可分析,以更快捷准确地指导实际工程建设。

    今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丁烈云出现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他提出:“能解决中国难题的就是一流大学”“大学排行榜是一种外部压力,但不能被绑着走”“高校不能千校一面,要办出各自的特色”……关注大学建设、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此时的科学家丁烈云,更是一位教育工作者。

    外人看来,土木行业又土又木,实在枯燥乏味,但丁烈云总能从繁琐中找到乐趣。”对丁烈云来说,能解决实际问题就是他做研究最大的动力,施工安全得到了保障,新的地铁线路顺利开通,都能给他极大的成就感。  (文/龚凡)

    立当下,争朝夕,踏一路繁花似锦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商学院校长陈晓红最欣赏的四个字是“天道酬勤”。决策科学领域成绩斐然的她语速与步速皆快,果敢爽利的心性俨然外化于行。“一勤天下无难事,成功背后往往是不断付出的艰辛努力。”16岁进入大学,31岁破格晋升教授,2017年当选院士……在她尤显快节奏的人生路上,实干与奋斗,始终是最为鲜亮的底色。

    功到自成:将勤奋作人生“加速器”

    上世纪80年代,本科就读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陈晓红毅然选择将管理科学与工程作为研究生阶段的新领域。

    如今,她仍能想起春节寒夜里备考温书,开水暖脚,水冷透却浑然不觉的画面。“现在我们都强调复合型人才,那时候我好像还算先走了一步。”

    2000年,陈晓红写下《关注中小企业融资》一文,发表于《中国经济时报》。其前瞻性思考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笔批示,影响遍及全国。

    “我在日本考察了很多企业,发现日本的中小企业实际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陈晓红来说,《关注中小企业融资》也是异乡苦读岁月的难得见证。1994年,她受派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日,后于东京工业大学攻读经营工学博士。大部分人完成该学业需要七、八年,陈晓红花了四年。她也是当时顺利获得这一学位的唯一女性。

    2005年,由陈晓红及其团队开发的我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决策应用软件开发平台SmartDecision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应用于“中国矿业资源保障程度与开发利用决策支持系统”、“金属资源开发决策支持系统”等24个决策与信息系统的开发中,这一攻克了层次模型架构等系统集成与智能量化技术的平台,已为江西铜业集团、中铝集团、云南铜业集团等十余家大型企业创造了10多亿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次远赴偏远矿山企业,为获第一手资料不怕苦累连日考察……SmartDecision的诞生,凝结着陈晓红及其团队积年付出的勤奋汗水。

    扎根现实:用实干写问题“答卷纸”

    “智慧环保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新手段。”这是陈晓红对智慧环保的看法。“借助物联网的实时监测、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和人工智能的辅助决策,可实现实时掌握环境状况,动态分析环境污染成因,准确预测环境变化趋势,精准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精准实施环境治理措施。”

    2015年,湘江流域重金属排放较2007年削减52%,湘江沿岸的耕地修复试点区域平均降镉率达60%……作为国家首个流域重金属污染专项治理工程,湘江流域的美丽转身,离不开陈晓红及其团队。如今,由其主持设计的16项“两型”标准和18项节能减排标准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实施,部分已成国家标准,填补了“两型社会”建设标准体系的空白。而获批两型试验区逾十年的长株潭城市群,亦在其主导的顶层设计下不断迸发改革活力。

    益友良师:以本色做直率“乐天派”

    对陈晓红来说,除了过人的勤奋与踏实严谨,“雷厉风行”是又一个异常适切的形容词。她并不信奉古语里说“欲速则不达”,于己于人,都要求快又出彩。

    在唐湘博看来,“雷厉风行”之下,实是老师的“直率”性情。“陈老师是个表里完全如一的‘直肠子’。她很严格,不论对学生还是下属,做得好就表扬,有问题就指出。”直接的反馈甚至让唐湘博更感“省心”,“自身的对与错,很快就能有所感知。”

    身兼行政职务与研究工作,陈晓红并不曾有所偏废。善于协调并勇于改革的她是湖南商学院可亲可爱的“晓红姐”。上任之后,安宿舍空调热水、修教师食堂、建学生创客工场、创客书院、智创空间等几项举措,都广受师生称道。“学校管理也是管理,同样需要顶层设计,将理念贯彻下去。”从管理学人的视角出发,在陈晓红心里,研究与行政工作其实相辅相成。  (文/陈文雪)

    在解决管理实践

    问题中实现理论突破

    “服务经济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发展趋势,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将继续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服务科学理应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18年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华中生这样评价他所从事的管理科学研究方向。

    华中生教授曾先后获评各类国家级奖项。从2014至2017年,他连续四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他的论文在近五年内SCI他引近600次,单篇论文最高他引达120余次。

    以我国现代服务的实践为背景,华中生教授带领团队针对服务参与者的行为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获得国际学术界和中外用户企业单位的高度评价。此外,华中生团队还对我国服务科学的学科发展态势进行了评估,撰写并出版了多部相关著作和学科发展报告。可以说,华中生教授为推动服务科学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重要贡献。

    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

    1998年,在赴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机械工程系从事访问研究期间,学自动控制出身的华中生首次接触到了生产系统设计与规划的实际问题。

    芝加哥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总部。当时摩托罗拉的一位科研人员在与华中生所在的实验室交流过程中提出了一个摩托罗拉在生产管理中遇到的难题。由于自身的学科背景,华中生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大规模混合整数规划问题,他便从这一角度进行研究为摩托罗拉问题找到了多种满意的决策方案。

    在开展这一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华中生教授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4篇相关论文,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运营管理方向最早的开拓者之一。然而,如何找到生产系统能力规划的最优解的问题一直萦绕在华中生的心头。

    回国后,华中生发现如美菱电子等企业也存在类似的管理问题。便以国内的企业实践为对象,继续在美国开始的研究。随后,他关注到生产线与产品结构匹配问题,并在国际上较早对柔性生产系统中的柔性结构及其改善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不必进行复杂计算而改善生产系统或者供应链系统柔性的规则与方法。这些研究成果,再次获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肯定。国际运营管理重要学术期刊IJPR在其50周年纪念特刊上把华中生教授的有关工作,作为柔性和复杂性的学术前沿工作作了介绍。

    21世纪初,华中生教授带领团队为中石化集团解决设备维修备件库存管理的棘手难题。并由此首次提出了一种将时序自相关与因果分析进行整合的开创性的需求密度函数预测方法,简称为IFM法。这一新方法不仅获得国内外管理科学学界的高度肯定,还在国内大型企业和公共事务的管理实践中发挥出巨大的效益。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和华中生教授共事过的同事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他很善于把学术研究和实践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周伟华认为,华中生教授非常敏锐,经常能够从管理实践遇到的问题中提炼出核心的科学问题。多年来,华中生总是能够从形形色色的企业和政府委托的实践研究项目中提取出一些既有高度学术价值又可以对其他项目应用具有启示意义的科学发现,驱动着自己的管理科学研究。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为我国服务科学研究快速成长提供了优良的土壤。当前,我国在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网络服务实践领域独树一帜,华中生教授认为这为中国服务科学发展缩小差距直至超越西方先进水平提供了难得机遇。

    华中生说:“管理学研究者要善于到实践中去发现管理的科学问题,然后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去研究这些问题,从而形成一些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研究结论。”(文/陈琳)

    坚守原则 创造价值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我们从一张白纸上白手起家,创造了无数个先进的国际技术。可以自豪地说,全世界最好的空调在中国,在格力。格力拥有的先进技术,奠定了我们在全世界空调行业的领导地位。”一个月前,在中国制造业创新大会上,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受邀发言。

    1990年进入格力做业务经理,1994年开始相继任经营部部长、副总经理、副董事长,并于2012年5月,被任命为格力集团董事长。30年的时间里,董明珠与这家“中国造”的企业一路相随,共同成长。今年,董明珠被授予“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

    爱创新、敢挑战、讲真话,“董明珠”已经成了一种传奇,仅近三年,这个名字就频频现身各大商界榜单。

    搞技术的“门外”“一把手”

    演讲中,董明珠公布了一组数据:格力已累计申请专利42419项,其中发明专利18911项,拥有24项“国际领先”技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17年中国发明专利排行榜”中,格力电器排名全国第七,在家电行业排名第一。

    近年来,做营销出身、非技术背景的董明珠言必称技术:“营销做得再好,没有产品质量做支撑,营销员就是个骗子。”“以品质替代售后服务,最好的服务就是不需要售后服务”。

    2005年以前,全国的空调行业都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全靠买国外的。“我回来当部长后,第一就是筛选分厂,对零部件进行筛选。”因为零件质量过硬,格力空调比别人的重15千克。

    “我们如果不能用技术去改变世界,那我们存在的价值和别人相比差太远了。”为了摆脱零部件靠进口的限制,自主生产高精度设备,2013年,格力正式进军智能装备领域。“要像修炼生命一样修炼质量”,如今格力掌握了高端装备、机器人内部核心部件的研发能力。格力智能装备自主研发的产品目前已覆盖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伺服机械手、智能仓储装备、智能检测、大型自动化生产线体等10多个领域,服务于家电、汽车、食品、3C数码、建材卫浴等多个行业。

    挑战型的“明珠”企业家

    董明珠是为数不多的女性企业家。在她心里,妈妈是最伟大的。计划经济时代,家里有七八个孩子,妈妈深夜还在灯下补衣服,早上四点多就去排队采买全家人一天的吃食,白天再去上班。“但我从没看我妈妈叫过苦,喊过累……”妈妈无怨无悔的付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董明珠。

    董明珠把这份爱给了格力。在格力,董明珠28年来没有请过一天假。但一旦有伤害企业利益的事,董明珠则决不妥协。

    2004年,国美从成都开始恶意进行低价倾销,低于成本价的售价也大大侵犯了格力的利益。得知消息后,董明珠立刻决定——全面停止格力在成都国美的销售。当时连媒体都纷纷发言:“格力离开国美必死无疑。”但董明珠对不遵守市场游戏规则的行为深恶痛绝,“一旦妥协,经销商、生产商和消费者都将成为受害者。好的品牌应该主动维护整个市场的利益。”结果证明,格力当年的销售额增长了38个亿。

    讲真话的“网红”代言人

    2012年,董明珠正式上任董事长。与此同时,她也取代成龙,开始为格力电器旗下的各类产品代言,成为名副其实的格力代言人。她在央视广告中露面的几率,甚至高于当红明星。

    敢讲话,也讲真话,不轻易妥协,是她能“红”的原因。

    当下,“中国制造”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了值得讨论的话题,董明珠又开设了自己的自媒体平台。

    “可能我在这上面说的话今天感染不了别人,明天也不行,但我想对的永远是对的,给我一段时间,让我来推动这个社会的发展。”董明珠坚信,一个人的富有不在于努力之后收获的一大笔财富,而在于给别人留下的美好印象,和从别人那里赢得的尊重,社会的进步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文/龚凡)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