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9
2018浦江创新论坛

2004年诺奖得主、李政道研究所所长维尔切克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建设创新之城,人是第一要素


弗朗克·维尔切克接受专访。
本报记者 袁婧摄

    ■本报见习记者 金婉霞

    记者  姜  澎

    在昨天的浦江创新论坛上,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研究所首任所长弗朗克·维尔切克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坦言:“纯粹的科学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人能懂,李政道研究所的建设工作才刚起步,我会尽我所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并使李政道研究所适合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科研创新的核心永远都是人,上海创新之城建设需要的就是人!李政道研究所也一样,只有人才,才可能使它成为国际一流研究机构。”

    1951年5月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米尼奥拉一个犹太裔家庭的维尔切克,19岁获芝加哥大学数学学士学位,21岁和23岁先后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硕士学位、物理学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期间,维尔切克和比他大10岁的导师戴维·格罗斯发现了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维尔切克、格罗斯及另一位美国物理学家休·波利策因此共享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流科研机构是如何炼成的

    说起科研机构,最有影响力的实验室之一就是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电磁学理论、核物理、结构化DNA研究等这些对当今生活影响深刻的前沿技术都在这里诞生。而且,它背靠剑桥大学。这与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政道研究所可谓“基因”相近。

    卡文迪许实验室也是维尔切克非常喜欢的机构,但他却坦言:“我不会把李政道研究所建成第二个卡文迪许,毕竟它已经是过去时了,我们想要一个全新的实验机构。”

    越是前沿的科学研究就越难以被预见,而且这些研究耗时往往动辄数十年。“卡文迪许实验室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是有一代又一代非常著名的物理学家接力到了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之中。”维尔切克坦言,一个成功的科研机构,除了要有资金支持、先进的硬件设备,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科学家的专业管理。国际一流研究机构无不如是,毕竟,“前沿科研成果通常是无法被预测的,相较之下,只有科学家才能做出最好的判断。”

    科学家需从小滋养

    无论是在昨天的演讲中,还是在专访中,维尔切克三句话不离“人”。他直言,他就是在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这些知名的学术殿堂里,感受到了“人才聚集”的神奇。

    但是,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科学家,他在接受专访时说:“我对人的认知也小有研究,结合我的成长经历:从小在玩具与书籍的陪伴中长大,在大学中初尝科研的美妙,从此一发不可收。我的成功就是因为我作为一个‘人’得到了家庭的关爱和滋养。”

    “做科研其实挺枯燥的,毕竟这是一个长期投资,何时能取得突破也未可知。”维尔切克告诉记者:对人的滋养很重要。这种养分最初是来自家庭,来自亲人。

    因此,他建议,在对青少年培养过程中,既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家庭关爱,也要保证他们充足的睡眠时间。他说:“以我对认知科学的了解,大多数青少年喜欢熬夜,第二天早上又不得不按时到学校,起床痛苦随之而来的就是学业生涯的痛苦。而缺少睡眠,使得年轻人的大脑发生改变。创新很难产生。”

    成年后,这种养分则来自于好奇心。“鼓励好奇心驱动的创新,激励科学家创造力的发展。”维尔切克说。

    此外,让普通人理解科学,是科学家的责任和义务。维尔切克也热衷于这项工作。

    科学家眼里没有国界

    作为李政道研究所所长,维尔切克马不停蹄四处奔走揽才,目前已邀请17位国际顶尖物理学和天文学家,组成李政道研究所国际咨询委员会。就在几天前,第一次国际咨询委员会会议刚刚举行。

    如何把李政道研究所打造得再国际化一些?聚焦的领域再前沿一些?“我希望借鉴全球知名研究机构、实验室的一些做法,在李政道研究所营造一种自由的创新氛围,使人才的价值最大化。”维尔切克说,科学不应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科学家尤其是很多理论科学家心中所想的,是如何使科学在全球普及,共同提升人类福祉,而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员。

    “对于纯理论研究而言,其实科学家们更应开展合作。现在我在中国也工作了一段时间,很多人担忧的本土化问题也并没有产生,因为科学家的语言是共通的,也许有的只是学术研究风格的不一样,但是没有研究语言的差异。”维尔切克说。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