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许琦敏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昨天继续举行。在主题论坛之二——生命科学与产业论坛上,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并没有直接切入专业话题,转而呼吁对青年科学家群体给予更多关注,因为 “基础研究的科学家群体正在变老,其速度比社会老龄化更快!”
青年科学家究竟该依附于知名科学家,还是早日独立开展自己的研究?他们又该如何走上一条更顺畅的科研道路?基金评审对这一群体是否存在着偏见?论坛间隙,莱维特就这些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当年那群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科学家已经老了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得主是一个“白发苍苍的群体”。很多人在年轻时候作出杰出贡献,一直到五六十岁,甚至七八十岁才接到来自斯德哥尔摩的获奖电话。
因此,他们特别关注青年科学家群体。只有这个群体充满创新活力,做出超越前人的超凡工作,才能激发推动人类科学事业的真正原动力。
然而,莱维特不无担心地指出,从1980年到2015年间,很多原先支持青年科学家的基金所支持的人群年龄日益偏大。 “我今年已经71岁了,所以我看65岁的人就觉得很年轻,我想这也是那些基金评审人的内心想法。”他说,当评审人的年纪越来越老,他们慢慢会忘记哪些是真正年轻的群体,他们习惯于接触那批曾经被他们看中的优秀 “年轻人”。
在美国,获得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支持的有两类人:一类是临床医生,另一类则是基础研究者。两相比较,前者年龄构成要比后者年轻。然而,美国医学研究六七成的前沿推进,依靠的是基础研究者。
莱维特说,美国从1940年开始重视基础研究,五十年后开始迎来诺贝尔奖的获奖高峰。1980年,NIH对青年人的拨款支持达到了高峰,而现在,这一代人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对青年人才吸纳与培养的不足,其后果产生会有滞后,对于一个学科、一个国家而言,这将是十分严重的后果。他说,这也是为什么这群已经功成名就的老人,会组建起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更多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更多青年人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并为他们提供一些指引与支持。
鼓励年轻科学家尽早独立,成为贡献科研思想的人
现在的年轻学者所遇到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做博士后研究的时间太长,独立开始科研的时间太晚,甚至有的到了40岁还无法独当一面。
莱维特一直鼓励自己的学生尽早独立开展科研: “我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尽快变得强大和独立,可以尽早实现自己的科研想法。”而他自己是在27岁开始独立开展科研的,早在25岁之前,作为他后来获奖成果的大部分实验就已经完成了。
所以,他觉得,对于很多实验室主任而言,应该鼓励年轻人独立运作。现在,很多论文都让年轻人当第一作者,他认为这是有伤害性的,更应该鼓励他们成为通讯作者——成为科研中出思想的人。
“不过,不宜过早给年轻人各种头衔和职位。”莱维特觉得,一个人科研的黄金时间也就是从30岁到50岁,处在这一年龄段,应全力以赴地投身科研。
即使没有基金支持,也应努力实现自己的想法
对中国的青年学者,莱维特认为,出于文化传统的原因,他们总有些羞于犯错。可实际上,如果不犯错,就说明你不够努力,因为 “只有跑得快的人,才更容易跌倒”,同时“只有犯更多错,才能从错误中学到更多”。
可对于年轻人而言,倘若一时无法获得支持,该怎么办?不仅是莱维特,还有多位诺奖得主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即使没有得到基金支持,也应该想方设法实现自己的想法。
那么,在追寻自己理想的过程中,如果不断受挫,这样的年轻人还会受到基金支持吗?莱维特建议,在拥有足够实力挑战高难度科学问题之前,年轻学者还是应该从相对容易的课题入手,逐步 “滚雪球”, “毕竟,不断的成功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而且还能累积起口碑。就像一家银行,如果它从不赚钱,总是赔钱,怎能赢得投资人和客户的信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