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0月24日 星期三
6-7
专题

上海建立 “非遗”校园传习机制, “文教结合”涵养青少年文化自信

育时代新人,兴中华文化,展学子风采

——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建设创新项目巡礼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如历史的讲述者,娓娓讲述着中国绵延千年的文化底蕴。而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第一受益人就应该是青少年学生。

 

    “育时代新人,兴中华文化,展学子风采”,每年9月,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文教办主办上海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展示暨 “我是非遗传习人”竞赛,充分展示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精神风貌。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非遗文化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外、进师资、进网络、进评价,上海整合多种资源,推动文教结合,共同承担引导青少年学生涵养文化自信的教育使命。

 

    为构建 “非遗”校园传习的长效机制,上海在2013年启动第一轮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 (2013-2015年)至今,已经先后命名了93所以学校为载体的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每个基地聚焦传承1-2项 “非遗”项目。这些基地成为了大中小学生接触非遗文化遗产的第一阵地。同时,通过持续 “一个基地带动周边十所学校”、联动辐射一个社区的机制,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辐射700余所中小学,架构了 “一校一非遗”格局。

 

    把非遗文化带进校园、编进教材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等单位先后命名了93个 “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通过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把非遗文化带进校园、编进教材,建设非遗活动场馆,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非遗建设团队与师资,工作卓有成效。

 

    在此基础上,不少传习基地学校把非遗项目引入校园课堂,还编撰了符合各个学校品牌特色的非遗教材。

 

    “上海面人赵”海派面塑已有百年历史,第三代传承人陈凯峰老师在北郊学校开设海派面塑课程,至今已有十余年。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他编著了三辑面塑校本丛书,在全校招收热爱中华传统艺术的学生,每周一小时的面塑课程,将面塑这一中国民间传统技艺传授给学生们。为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他还将卡通动漫元素加入其中,循序渐进地指导和训练学生。

 

    走进松江区车墩学校,各教学楼走廊、楼梯上,丝网版画社团学员们自己制作的美轮美奂的丝网版画作品映入眼帘。

 

    松江区车墩镇素有 “丝网版画艺术之乡”的美称,农民丝网版画资源丰富。学校从2005年开始将丝网版画引入校园并纳入课程。除了在美术课上开展普及教学外,还招募有兴趣的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开展丝网版画创作活动。

 

    大华二小是宝山区一所剪纸项目特色学校。2006年6月,学校编写的 《剪纸》教材正式成为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在全区70多所小学内全面推广。2008年,学校成立了剪纸精品组,2013年学校创建了现代化的剪纸教室——剪乐坊,为师生剪纸教学和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场所。

 

    非遗文化吸引学生、辐射社会

 

    非遗场馆不仅方便了学生,也吸引了众多的市民。例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作为江南丝竹传承基地,担负起宣传推广的责任。在街道、研究所、非遗办等专家支持下,他们 “走出去、请进来”,通过足足一年多的准备, “江南丝竹展示馆”改建修缮竣工,成为辐射长桥街道、区域中小学乃至更广范围学生前来了解 “江南丝竹”这个非遗保护项目的最好课堂。

 

    2012年封浜高级中学在原封浜中学 “拆一建二”的新校园内开始建设非遗展馆,经过三年多的修葺、完善,终于在2015年成为嘉定区当年又一所 “非遗进校园”传习基地。学校规划建设本着“高品位、特色化、地域性、审美性”的原则,改建和丰富学校非遗展馆,目前场馆有中医药、石库门文化、少数民族服饰等多个展区,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非遗文化传承项目。

 

    崇明山歌是崇明非遗文化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裕安小学为学生建设校内非遗实践体验基地,先后建立了崇明山歌体验馆、崇明扁担戏体验馆等。每一个馆分为主题展览区、专项模拟区。主题展览区以图片、文字讲述崇明山歌等非遗文化演进历史,专项模拟区陈列着各种学具,供学生实践体验。学校还有模拟农业园区,学生在田园里,边劳动边学习崇明山歌,感受祖辈在劳动中歌唱,用歌声来丰富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浓郁的本土生活气息是体验馆一大特点,田园生活是传习非遗文化与生活结合的一大亮点,这些场馆建设都让孩子愉快地浸润在崇明山歌带来的快乐之中。

 

    徐行小学积极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先后建立草编作品陈列室、草编磨具陈列室、草编工艺动态展示室。2013年,该校以新校园原地重建为契机,建立草编博物馆。

 

    文化引领,梦想启航。上海中小学生利用电子学生证、 “上海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家庭护照”等,纷纷走进上海非遗展馆,在 “非遗”创意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不少学生由此对非遗文化 “情有独钟”。

 

    打造良好的非遗师资及研究团队

 

    要发展非遗项目、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师资力量和团队建设是重中之重。向化小学建立了一支专家带教团队、项目骨干研究团队和校外辅导员的崇明灶文化研习和传习团队。该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团队研修活动,尤其是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等。

 

    文来实验学校将皮影项目引入学校,在皮影传承人朱墨钧老先生的带领下,学生做皮影道具,编排剧本。学校更是组建社团,还结合双语学校的特点创出了一条新路——用英文去演绎古老的皮影戏,还加入了沪语,成为了一枝独秀的 “三语皮影”,令观众拍手叫绝。

 

    闸北实验中学的胡菲老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有着扎实的漆艺教学研究和漆艺创作的能力,也是上海美术家协会漆画工作委员会委员。她还是美术高级教师,在教学和指导创作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她实地考察上海海派漆器艺术馆的漆艺馆藏作品和展出情况,结合馆内展品设计出便于学生理解和喜爱的讲座内容,以及参观路线图。力求在引导学生欣赏漆艺术的同时梳理出漆艺发展的文化脉络,在讲座中注重拓宽漆艺术欣赏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较为深入地感受漆艺这项非遗国粹。

 

    裕安小学特聘请崇明山歌传人民间艺术家张小末到校担任常年校外辅导教师,带教学校教师。该校现有崇明山歌专职教师四名,其他兼职教师两名。学校每学期安排教师上观摩课、示范课,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县市级优质课比赛。

 

    非遗师资及团队是学校发展非遗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良好的师资力量为学校培养学生方面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动力。

 

    文教结合形成品牌项目

 

    在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上,上海各区积极整合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选择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活动方式,依托有效载体,创新活动方式,积极推动活动展开,在活动中形成富有时代气息和深刻内涵的品牌项目。

 

    譬如,黄浦、徐汇、嘉定、宝山、闵行等区着力凝聚多方面的力量,力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共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的大德育体系,从而转变说教式的学生培养模式,关注浸润式的道德影响和道德实践活动,积极探索“文教结合”的教育机制,形成全员协同的育人环境,不断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助力。

 

    通过每年举办一次 “上海市中小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暨 ‘我是非遗小传人’”品牌活动,上海的中小学生中深入发掘和重点培养了一批 “非遗小传人”。这批小传人师承相关项目第一代、第二代甚至第三代非遗传承人,从小培养起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例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辐射并团结周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培养了一批 “江南丝竹小传人”,他们走上舞台、走出国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生力军。

 

    案例一

 

    让美术馆成为青少年美育教育重要阵地

 

    ——嘉定区陆俨少艺术院打通馆校合作渠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美术馆社会教育是个 “多面手”,它可以是 “展览”的延续拓展,也可以是 “典藏”成果的转换,更是 “文教结合”的主要手段,还是精神文明创建和志愿者服务的一种创新载体。

 

    “爱上美术馆”是陆俨少艺术院经营多年的社会教育品牌,自2009年初创至今,始终坚持把艺术作品、阵地展览、美术场馆、艺术教育等多个元素通过公共教育这根线 “链接”起来,如今,到陆俨少艺术院体验一把“爱上美术馆”成为了嘉定青少年的 “新宠”。

 

    2017年至2018年,陆俨少艺术院 “爱上美术馆”品牌又插上了 “艺术场馆现场教学平台”的翅膀,以“文教结合”为背景,以 “馆校合作”为契机,把 “青少年第二课堂” “艺术人文讲座” “亲子手工学堂” “到美术馆里学画画” “大师进校园” “中学生走进美术馆”等活动串联起来,从而进一步加大品牌的深度拓展,创新思变,成熟完善,使其所带来的社会效应也进一步凸显,让品牌显得愈加完整和丰满,逐渐发展成为嘉定乃至上海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特色品牌,呈现出一个多元的、立体的、全面的美术馆社会教育的体系。

 

    丰富青少年的第二课堂

 

    “水墨记”“版画记”“图案记”等艺术拓展深度创作班和艺术体验合作班;“果蔬清赏——中国花鸟画果蔬写生课”“映画素心—波普与绘画的现代解析”……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程和体验,始终围绕陆俨少艺术院自身学术定位,用轻松接地气的方式来诠释美术馆所应该承担的社会教育责任。

 

    “爱上美术馆”品牌从诞生起,它最主要的、最基础的公共教育内容便是青少年第二课堂。2017年起,美术馆以艺术场馆现场教学平台为载体,陆续与嘉定区多所小学、高中和高校紧密联合,在不断发展中求新求变,力求在兼顾 “面”的同时,寻求挖掘更深的 “点”——由原先一堂课的 “体验式拓展”转变为三天的 “深度课程班”,同时开设 “馆校合作专场”。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青少年第二课堂教学令学员收获满满,创作成果丰硕。同时,美术馆还利用展览平台,把优秀的作品,参与的学员和家长、学生和老师请进美术馆,用 “成果展示”的方式进行总结。 “爱上美术馆”这一响亮的口号成为了参与者对项目认可的表达方式。

 

    高科技手段助艺术品进校园

 

    此外,陆俨少艺术院还利用藏品普查的成果,策划了 “笔墨精俨”馆藏陆俨少精品 (高仿品)进校园活动。艺术院利用高科技手段,将大师的真迹制作成观展无差别化的高仿复制品,直接送进校园。既打破了策展的场地限制,又降低了办展准入门槛。同时,利用学校这个更为宽广的宣传平台,扩大了陆俨少艺术院的影响力,提高了其社会效应。参展的作品包括 “峡江系列” “杜甫诗意系列” “新中国画题材”以及写生、书法等多个主题,近60件精品 (高仿品),完整而全面地展示了 “陆家山水”的艺术全貌。

 

    在2015-2016年全面完成文化部藏品普查的基础上,美术馆还在 “活化典藏”和 “文教结合”领域进行有益的探索。美术馆为了呈现典藏研究的成果,连续多年在暑期举办了典藏专题展,并把这些藏品和资料背后的故事进行挖掘和整理。展览把典藏研究的学术成果以讲解词的形式和高中生志愿者实践相结合,开设了 “陆俨少艺术资料归集”这一特色岗位。高中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将文献资料录入电脑并校对,最终将资料整合输入陆俨少信息资料库。这样既有了学术体现,也在艺术普及和文教结合上做了探索和拓展。

 

    为青少年量身打造 “艺术体验”

 

    每年9月至12月的每周三、周四的下午,美术馆面向嘉定区初中二年级的全体师生开展 “走进美术馆·品鉴陆俨少”活动,全年接待人数近8000名。

 

    学生来到陆俨少艺术院后,可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行系统性参观,通过参观一楼展厅、二楼陆俨少真迹厅以及碑廊、观看陆俨少相关视频,学生们对一代山水画大师陆俨少有全面的了解。

 

    此外,在每个参观点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不仅学习了艺术知识,还知晓了参观礼仪。在此过程中,陆俨少艺术院秉持 “树立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充分体现 “文教结合”的特点,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内涵。

 

    2018年,陆俨少艺术院联手嘉定区菊园新区在陈家山公园内打造了一个 “百姓家门口区级美术馆延伸服务点”——荷享艺品,成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亮点。暑期连续七周亲子艺术体验课程,家长带着孩子在公园里赏荷,成为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在  “丹青嘉定人——陆俨少艺术文献展”的精致和完整的艺术空间里,孩子们赏荷花、品书画、动笔墨、谈艺术……据陆俨少艺术院的负责人介绍说,整个暑期课程也是别具匠心,在涵盖多个艺术门类的基础上,也展现出多样化内容形式,是为嘉定区青少年学生实实在在量身打造的 “艺术暑期体验”。

 

    

    案例二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虹口区创设多种品牌活动提升师生艺术人文素养

 

    每周三,上海市北郊学校三年级的孩子们都要和 “海派面塑”来一场美丽邂逅,这门已经被列进常规课表的校本美育课是全校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指导老师陈凯峰说,通过每周一课时的学习,学生们既可以了解面塑起源、流派、原面制作、工具技法等基础知识,又能逐步获得制作平面、立体、动物、人物、场景人物组合等面塑作品的能力。

 

    虹口区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以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旨,以学生发展为本,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培训内涵。三年来,虹口区以 “民舞、民乐”二个项目为引领,由上海市学生舞蹈团仲盛舞蹈团、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民乐团为龙头,实现了培训管理科学化、课程合理化、活动多样化、作品优质化。虹口区民族文化培训活动辐射各校,培训教师150人次、举办市区两级演出活动60场、创作精品节目12个、开发微课20节、培训学生5000余人次。

 

    相关负责人表示,培训能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提升区域师生艺术人文素养。

 

    自国家 “指南针计划”青少年基地落户虹口以来,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以 “中国古代造纸印刷” “中国古代营造” “中国古代染织” “中国古代青铜” “中国古代染织”五大项目为基础,建立了32所中小学幼儿园实施基地;以建设 “学生体验中心” “教师培训中心 “教材研发中心”和 “器材配送中心”四大中心功能为总体目标,通过场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特色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及运行管理机制的探索与试点等工作,做到 “立足虹口,服务上海,辐射全国”。

 

    “指南针计划”让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想象一下,亲手喂养蚕宝宝,体验 “喂养蚕桑,缫茧取丝”这一古老的生产技术,是不是很有趣?类似这样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和古代科技水平的民族技艺,对如今的上海中小学生来说是触手可及的现实。虹口区指南针计划基地还将这些体验 “定制”成活动课程,配发教材后,进入中小学课堂。

 

    经过近七年的实践,国家 “指南针计划”项目给出示范——来自全市的中小学生每周有三个下午可参与这里的体验活动,在 “玩”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为了探索美育新形态,眼下不少中小学正在积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拓宽艺术课的范畴和内容。目前,虹口区已明确提出将美育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并逐步完善中小学美育课程结构。随着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国家 “指南针项目”落地,多所虹口中小学已推出 “一校一品”美育特色项目。

 

    戏剧 “开学第一课”让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旗袍长褂、黄包车、永安里、塘沽路……日前,原创历史舞台剧 《黎明之前》将年轻的虹口学子带回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段荡气回肠的峥嵘岁月。作为虹口区 “戏剧进校园”项目推出的第三部力作,该剧生动再现了周恩来、宋庆龄、史量才、茅盾等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演绎这些角色的,是来自虹口区十所高中的45名学生。

 

    开展 “戏剧进校园”项目三年来,虹口区已先后推出《东方之舟》 《赤子之心》 《鲁迅在上海》 《黎明之前》四部以虹口红色历史为主线的原创大戏,吸引了9000余名高中生参与,其中280余人作为演员登上了舞台。四部虹口高中生主演的大戏作为2015年至2017年的 “开学第一课”,及党的十九大献礼剧公演19场。在现场观摩和亲身演出的过程中,广大虹口学子通过戏剧艺术,循着历史轨迹,自觉传承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

 

    虹口教育始终坚持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剧目的成功排演使虹口区高中生们的 “开学第一课”从教室延伸到剧场,也成为高中生美育课程的丰富性探索。

 

    澄衷高级中学高三学生高瑞杰是 “戏剧进校园”项目的忠实拥趸,他先后在 《赤子之心》 《鲁迅在上海》 《黎明之前》三部大戏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地道的虹口人,他坦言以前对地域历史并不熟悉。在上个暑假开展的 “戏剧夏令营”中,剧组组织学生演员开展红色定向走访,前往塘沽路中共秘密电台、霍山路85号远东反战会议、永安里周恩来旧居等虹口区革命遗址,了解历史,感受革命前辈的爱国情怀。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我出生的地方有那么多值得了解和传承的红色记忆。”

 

    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蒋东坦言,眼下虹口区的艺术教师队伍中,专攻合唱、舞蹈等单一方向的专业教师不少,但 “全能型”艺术教师的缺口比较大。 “我们希望通过戏剧教育的推广,带动更多艺术教师成为全能型人才。”

 

    案例三

 

    给传统文化插上翅膀,学生在体验中收获自信

 

    ——闵行区浦江一小创设以传统文化为主的106门选修课程,供学生走班上课

 

    “青龙九书”校门、  “九龙奖章”浮雕墙、“龙的传人”迎宾厅、 “骥子龙文”创新室……在黄浦江畔、召稼楼古镇附近,有一所始建于1874年的百年老校——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走进这所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园内18处与 “龙文化”息息相关的校园景致。

 

    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由上海城隍秦裕伯的后代秦荣光先生创建,黄炎培先生曾于1933年题写校训 “学做人”,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1400多名学生。

 

    学校以 “以人为本,智慧育人”为办学理念,在闵行教育 “优质化、信息化、国际化、个性化”的大背景下,积极弘扬龙的团队精神,整体架构上海市“三类”课程下的 “德才”系列课程,逐步打造 “关爱学生,专业发展”的教师团队,培养 “德才兼备、多元成长”的学生,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教育教学探究与实践氛围浓郁、百姓满意的、具有龙文化教育品牌的百年新校。

 

    以龙文化为特色,

 

    106门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逢年过节都要举行一些如舞龙、赛龙舟等喜庆活动,龙的形象已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浦江一小从1997年9月起开展了 “以舞龙为龙头”的民族文化特色教育。2003年起将舞龙活动进行拓展,并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设置四大奖章:舞龙章、说龙章、画龙章、唱龙章,引导队员在丰富多彩的争章活动中体验生活。

 

    2004年9月,浦江一小将 “龙文化”探究列为学校特色重点发展目标之一,拓展特色奖章、设置探究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制作特色网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争章中成长、在课堂中学习、在探究中领悟、在家庭中拓展、在社区中交流。

 

    “给广义的 ‘龙文化’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让龙文化在现代传承中不断丰富、有效拓展,让孩子们在更多元的体验中增加自信、展现自我。”面对时代发展,校长张蕊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进行结合。她举例说,比如 “骥子龙文”创新实验室分成互动教学区、探究实验区、阅览体验区三个区域,将3D打印、光控无弦琴、实物打印、光影艺术、电脑剪纸等新潮科技融入进悠久的龙文化之中,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传统文化贴近学生。

 

    此外,在浦江一小,所有一年级学生都可以选择《弟子规》作为诵读内容,通过十六课时的学习使学生熟读 《弟子规》,浸润传统文化,为将来做人做事打下扎实基础。张蕊说,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的人文标志和文化灵魂。让国学经典走进儿童,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显得尤其紧迫和必要。只有接受国学经典教育,才能让学生掌握优雅、精致的语言,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

 

    而在学校里,类似的选修课还有很多。浦江一小根据学生当前的状况,调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所在。结合核心素养框架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从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出发,分年级设置相关的课程8大106门。由教师、家长或社区人员对课程内容进行研发,使之适合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还对此研发了智能移动端网上选课系统,给传统文化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同年级走班教学促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发展需要,去选择喜欢的老师和喜欢的课程去学习。”在张蕊看来,丰富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突破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把 “要我学”,变成 “我要学”,凸显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样的教学转变,使得学校传统整班制学习模式被打破了。为了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浦江一小运用走班制学习形式进行教学。 “走班制的学习形式可以不断扩大学生的交流范围,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遇到新的教师和同学,新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也为学生接触新的学习方式提供机会。”张蕊说。

 

    教学模式的转变,也倒逼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所要教授的课程,教师对选修课程的设计能力和对走班制教学的驾驭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通过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提高课程执行力、教材编写能力,形成完整的课程资源,形成具有浦江一小特色拓展课课程。在此基础上,教师之间经常进行经验交流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探究和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案例四

 

    感受文化魅力,致敬“工匠精神”

 

    ——“非遗空中课堂”以网课形式让非遗走近学生

 

    海派剪纸、沪剧、上海灯彩艺术……这些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有了新的传播渠道。学生们打开网络课堂,就能看到老师手把手教会他们如何鉴赏、制作这些非遗文化和作品,从而感受到各类非遗文化的魅力。非遗传承也需要创新,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上海推出 “非遗空中课堂”在线课程,将沪上十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故事、技艺传承的方式方法等展现给学生。

 

    上海市静安区实验中学胡菲对中国的漆艺颇有研究,如今,身为美术教师的她还在学校里开设了相关选修课程。如何让更多的学生也能体验漆器之美?她带领学校同学录制了 《漆之流金、艺之万华——品味中国漆艺之美》的网络课程,供学生们免费观看。

 

    作为漆画工作室的领衔人,胡菲注重打造漆艺教学团队,来自区内外的十余所小学、初中、高中学校美术教师在她的带领下学习漆画,研讨教学。她主动深入周边中小学校免费开设漆画拓展课,针对不同学段编撰校本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开展分层教学。

 

    此外,胡菲还走进中华艺术宫、部队、大学院所、市级名师工作室开展 “非遗”普及讲座,促进社会更多地关注 “非遗”漆艺,让大众受到感染,自觉浸润到传统文化艺术中。

 

    在胡菲看来,漆艺传承是一项尊重祖先的创造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宏伟事业,艺术的传承在于继承创新的使命和教育传播的情怀。为此,胡菲努力发掘漆艺内涵与精髓,在技法的自由度、风格的多样化、内涵的丰富度上探索创新,引导学生发现、表现、创造漆艺之美,让非遗文化活在当下。

 

    陶艺教育热正在世界各地展开,陶艺正在走进家庭,走进课堂,孩子们通过陶艺活动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上海市青浦区白鹤中学的美术教师单李娟结合所在学校的非遗特色项目——陶艺,开设 《土与火的结晶——创意花器》课程。单李娟希望通过课程,让学生了解陶艺造型方法,感受陶艺乐趣。 “从简单的器物做起,让非遗进入我们的生活,是一种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是一种文化的创造与更新,更多的是出于对陶艺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与珍视。”

 

    新的传播形式必将引起学生的共鸣。沪上的中小学生在观看这些在线课程的同时,在传技、传艺、传习、传承的过程中,增强对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审美欣赏的兴趣和热情,为使每个学生学会1-2项艺术技能创造条件;通过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结合,引导学生长智慧、明方向、增力量,用文化的力量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案例五

 

    百年“上海大世界”华丽转身,与传统文化来一场邂逅之旅

 

    ——两年间,大世界推出469场面向大众的各类精品非遗手工艺课程

 

    香囊、二十四节气茶道、崇明灶文化、虎头鞋……若走进上海大世界,仿佛就走进了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殿堂。这些过去时常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文化遗产,成为了大世界中展示的主要内容。时不时的,还有民俗文化讲座和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体验项目,让你与传统文化来一次邂逅之旅。

 

    始建于1917年,大世界见证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变迁与发展,2017年大世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重新开幕,更以 “传习·传艺·传承”为重点,鼓励传习,创新传艺。位于大世界三楼E厅传习教室作为非遗传习板块的重点展示区域,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大世界提供活动交流及展览展示的文化空间,实现了传统文化走出校园,走进社会。

 

    2017年上半年及2018年上半年,传习教室与上海市教委职业教育处合作,累计展示了上海19所中高职学校的非遗传习作品近600件,将剪纸、书法、泥金彩塑、茶艺、戏曲、木板水印、核雕、蓝染、瓷刻、插花等15项非遗手工技艺和传统戏曲文化展示在游客面前,同时,推出面向大众的各类精品非遗手工艺课程469场,每堂课容纳20-30组学员,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展览、讲座、互动、体验于一体,受到广泛好评。

 

    2017年下半年,传习教室与上海市教委文教结合办合作,展示了上海57所中小学校师生非遗传习精品,2018年下半年更将 “非遗联盟”扩大到93所中小学学校,预计共推出297场传习课程,300余件展品涵盖扎染、竹刻、版画等19个非遗项目。除剪纸、草编、竹刻等非遗手工技艺外,更有丰富多彩的表演类项目,沪剧、江南丝竹、舞龙舞狮、独脚戏等,展、演、习结合,以校园师生传习演绎,市民参与观摩互动的形式,让游客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习教室自大世界2017年3月31日开业以来,共接待参观人次近105万人次,其中2017年下半年参与免费非遗传习体验人次约7000人;预计2018年下半年参与免费非遗传习体验人次将提升至近万人。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