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
1
要闻

当“巴兰钦”轰动申城之后,在一片赞许中有专业人士提出——

致敬之余,可否对芭蕾有更新的期待


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在沪演绎《小夜曲》。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本报记者  王筱丽

    从18日起在上海大剧院四天五场的《巴兰钦之夜》点燃了上海无数芭蕾舞迷的热情,《小夜曲》《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和独幕《天鹅湖》三部巴兰钦代表作的登场让观众们激动不已。不过,在美轮美奂的舞蹈画面刷屏过后,也有专业人士在“冷思考”:距离《小夜曲》首演84年,《天鹅湖》首演67年,《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协奏曲》46年后的今天,我们在为巴兰钦热烈鼓掌之余,是否可以对纽约城市芭蕾舞团有着更多更新的期待?

    致敬新古典主义,观众与大师完成了一次超越时空的对话

    乔治·巴兰钦 “美国芭蕾之父”的盛名、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创立70年来首度访沪、甚至八年前与申城擦肩而过都让这次的《巴兰钦之夜》显得格外珍贵,而早早售空的门票,社交网络上的火热讨论都印证了演出的火爆。

    巴兰钦曾坦率地表示:“我不是从文字中,而是从音乐中获得创作的激情和源泉,音乐是我创作的出发点,也是我创作的养料。”巴兰钦在美国的第一个原创作品,由17名女舞者演绎的《小夜曲》正是最能代表其风格的作品之一,这支在皎洁月光下演绎的纯舞蹈通过舞步的巧妙组合和舞者肢体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最直接的审美享受。

    在 《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协奏曲》中,只着黑色紧身连衣裤和白色贴身T恤的舞者似乎是从练功房直接走上了舞台。和传统古典芭蕾不同,群舞自出现就没有停止过舞蹈,演员们也凭借高水准的体能和表演完成了这曲  “黑白芭蕾”。

    “无论从音乐的角度还是从舞剧的角度看,《天鹅湖》无疑是所有古典芭蕾舞当中最受欢迎的一部。演员若成功地演绎《天鹅湖》,则意味着一夜成名。”巴兰钦曾在自己的著述中这样写过。◆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在他的独幕《天鹅湖》里,只见成群的黑天鹅和孤独的白天鹅,黑白基调的独特转换暗示了白天鹅注定悲伤的结局,瞬息万变的舞蹈场景与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带领观众一道体会热烈和落寞。

    怀旧大过惊喜,后巴兰钦时代的纽芭更令人期待

    看完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的三部“镇团之宝”,也有不少专业级舞迷感叹:“如果早十年二十年能看到这场演出该多好!”《巴兰钦之夜》虽然填补上了芭蕾爱好者们鉴赏版图中重要的一块,但在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这样精彩经典回放,似乎致敬之意多过接轨世界名团思考前沿的惊喜。

    近年来的上海舞台上,顶尖名团和当代大师的芭蕾新作轮番上演,从德国编舞大师约翰·诺伊梅尔的《茶花女》,到英国编舞“鬼才”马修·伯恩的男版《天鹅湖》、哥特版《睡美人》以及二战版《灰姑娘》,都是可以进入芭蕾舞史书的重量级新作。

    毋庸置疑,巴兰钦的新古典主义经典之作是纽芭的基石和宝藏。但更必须看到的是,纽芭进入“后巴兰钦时代”已有35年,在其舞团公布的2018/19演出季里,最引人瞩目的是“新组合”和“21世纪编舞”两个栏目中的六场世界首演,其中包括以舞团两位常驻编舞贾斯汀·佩克和吉安娜·赖森名字命名的演出 《新佩克 1》和《新赖森 1》,而该团力推的“新人编舞”凯尔·亚伯兰罕,在作品《逃亡》中甚至请来说唱歌手配乐,可见舞团无愧于全球创意之都的艺术名片之一,创新精神可见一斑。

    事实上,纽芭自身演出季中,巴兰钦专场数量不足一半,更多时间巴兰钦代表作和舞团当代作品“搭配”在一起演出,彰显着这支世界芭蕾舞团劲旅阔步前进的野心和实力。

    那么,对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在中国内地的首演,除了致敬经典,我们或许有理由抱有小小的、更新的期待?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