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3
要闻

从“仰视”到“平视”是理性也是自信


    金婉霞  许琦敏

    2018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项日前揭晓。几乎与诺贝尔奖获奖名单公布同步,对新科诺奖得主所做工作的评论也在各网上论坛、自媒体上涌动。

    不少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学者认为,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为免疫疗法做出开创性贡献的美国和日本科学家,但华人科学家陈列平却被遗漏了;今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加拿大女物理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只是因为碰巧加班,帮助导师完成了一个简单实验,就搭上了和导师一起得奖的顺风车,成为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女科学家,被说成“与居里夫人比肩”……

    在过去许多年,在中国科学家乃至大多数民众心中,普遍存有一股强烈的“诺奖情结”,不少科研人员甚至将追求诺奖视为人生目标。但是,随着我国与国际学术界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态度正在从 “仰视”变为 “平视”。

    如今,越来越多科学家选择用更加理性、辩证的眼光评判诺贝尔奖的科学价值。他们会认为,唐娜·斯特里克兰非常幸运,科学造诣却无法跟居里夫人并列;也会在“鸣不平”的同时,指出陈列平的“遗漏”或许与他早年的一些学术硬伤有关;更会评说,化学奖看似颁给了生物学家,其实本质上回归了化学。

    同时,在今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揭晓之后,更多理性的声音出现在网上。首先,是否得诺奖并没有成为衡量一位科学家或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 “金标准”。

    在人类科学史上,很多名垂青史的科学家及其科学成果都未获得诺奖。比如,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被提名32次,但最终未能获奖;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也没得过诺贝尔奖;一些国际大科学项目,比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就因为难以选出三位获奖人而未被授予诺奖。但谁又能否认他们为人类科学事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呢?

    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注意到,诺贝尔奖是一种肯定,却不是一种标签,盲目追求或追捧并不可取。

    目前,科技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重大科学突破层出不穷。诺贝尔奖颁发的学科有限,无法涵盖所有重要科学领域。没有获得诺奖并不能代表没有科学价值,获得了诺奖也并不代表 “最具价值”。

    毕竟,科学进步日新月异,科学探索没有完成时,真正能为科学家代言的只有永远走在科研路上的求索、创新和突破精神。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