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召存
幼儿园 “小学化”是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顽疾,它严重干扰了幼儿园正常的保育教育工作,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挫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为此,2011年教育部就出台了 《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 “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但这似乎并未完全遏制住这一现象的发展。2018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发布了 《关于开展幼儿园 “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并将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完成全面部署、自查与摸排、全面整改、专项督查等专项治理四个阶段,体现了国家对整治 “小学化”问题和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决心和政策力度。
在儿童观上的认识不清、偏执一见或左右摇摆,是幼儿园 “小学化”大行其道的重要内因
在当前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小学化”问题的有效治理,除了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小学、培训机构等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和落实度,还需进一步理顺和澄清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观。从根本上讲,幼儿园“小学化”涉及到一个基本问题:如何认识和理解学前期的儿童,以及在此基础上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才是有价值的,实施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合适的。
虽然幼儿园 “小学化”问题常被归咎于升学压力背景下家长非理性的教育需求、应试教育影响下小学不恰当的招生入学测试,以及一些不良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但这些外因必然要结合内因才能真正产生影响。而在儿童观上的认识不清、偏执一见或者左右摇摆,正是让这些外因有机可乘,进而使幼儿园 “小学化”大行其道的一个重要内因。
当把幼儿园的孩子仅仅看成是比小学生更小一点儿的儿童,而看不到他们特定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时,可能就已经为 “小学化”敞开了方便之门;但如果仅仅把幼儿园的孩子简单抽象为一条条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忽视了其作为真实的人的活泼天性,而使他们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体验不到快乐幸福的童年,恐怕这也不是幼儿园 “小学化”治理的真正旨趣;更进一步,如果把快乐幸福的童年简单片面地理解为在幼儿园里开心就好,看不到儿童的后继可持续发展,不去真正解决如何为儿童入学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 “小学化”治理就依然无法完全打消家长们的顾虑,“小学化”再次滋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幼儿园 “小学化”的有效治理,必然要以科学合理的儿童观为一个重要前提。
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如果只见儿童的发展规律,而看不到真正的 “人”,幸福而快乐的童年生活就很难得到保障
在笔者看来,全面而合理的儿童观主要包含三个层次:
首先,学前儿童有着特定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处在幼儿园阶段3到6岁的学前儿童,有着他们独特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方式。比如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更倾向于在游戏活动中以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实践操作等方式来学习。对此,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供了比较清晰的政策指导。从这一层面看,当把本来适合小学生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相应的教学要求,直接拿来用在学前儿童身上,无疑违背了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幼儿园 “小学化”最明显的错误就在于这种教育上的 “错位”,混淆了两个学段之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区别。
当前渐趋流行的一个观点认为,提前让孩子机械性地学习拼音、识字、计算等小学课程内容是 “小学化”倾向,应该摒弃。帮助孩子幼小衔接,应当重点培养学前儿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学习习惯等。这种观点看似不再具有 “小学化”倾向,但如果在做这些方面的培养时,超越了学前儿童固有的身心发展水平,那么可能又会滑入另一种形式的 “小学化”泥潭。所以,只有牢牢把握住学前儿童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才是走出 “小学化”倾向的第一步。
其次,学前儿童有着对当下生活意义的主动体验。像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其他人一样,教科书上抽象出来的学前儿童发展特点不可能 “组装”成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真实儿童。学前儿童首先是一个完整的、活泼泼的人,有着对自己当下生活意义的体验。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的 “教育即生活”,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是学前儿童生活的展开。他们不会把自己割裂为一条条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而是以全副的身心体验感受着每日在园的童年时光。
因此,在让幼儿园走出 “小学化”倾向,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模式时,不仅要用科学的眼光去把握儿童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更要用人文的情感,去感同身受地理解儿童的愿望、爱好、行动、感受与体验,理解眼下的一切对于他们当下生活的意义。毕竟,驯兽师只要了解动物的习性就可以训练好它们,但儿童教育所面临的对象是人,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如果只见儿童的发展规律,而看不到有着意义体验的人,幸福而快乐的童年生活就很难得到保障。
再次,学前儿童有着后继学习与发展的任务。对于儿童来说,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应该是一段幸福快乐的人生旅程,这也是我们成人对孩子童年生活的期许。但我们也应看到,在现代义务教育体系下,学制的安排已预先规划了儿童的人生发展之路,幼儿园的教育生活结束之后,他们必然要进入小学,迎接下一阶段的学习与发展任务。
幼儿园 “小学化”治理,除了 “禁止”“纠正”之类的 “堵”的思路,还应基于儿童的后继可持续发展,更多考虑如何 “疏”
幼儿园 “小学化”的 “重灾区”是在幼小衔接阶段,这也反映了家长希望孩子能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的小学生活的主观诉求。就这一点来说,“小学化”治理也要为孩子的幼小衔接指出一条更合理的路,真正促进他们的后继可持续发展。如此,也才能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彻底消除 “小学化”再次滋生的土壤。
对此,值得考虑的一条思路是幼小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和中小学课程在制度层面上还缺乏较好的统筹规划,没有一个整体连贯的设计框架。比如,幼儿园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课程领域,和小学课标所规定的课程内容之间到底有什么内在联系?孩子在幼儿园所获得的学习与发展经验,与接下来小学的课程学习可以有哪些方面的对接?对于这些问题,两个学段的课程政策都没有明确的解释。因此,幼儿园“小学化”治理,除了 “禁止” “纠正”之类的 “堵”的思路,还应基于儿童的后继可持续发展,更多考虑如何 “疏”。
总之,幼儿园 “小学化”的治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模式转换问题。在治理过程中,需要有全面合理的儿童观作指导,既要看到学前儿童特定的身心发展规律,也要看到学前儿童对幸福快乐童年的体验;既要看到他们当下的成长,也要看到他们未来的发展。唯有如此,“小学化”治理才能达到最大的有效性,才可能使学前教育为儿童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强有力的早期开端。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