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9月23日 星期日
5
国际;公告

成功连任自民党总裁和日本首相,或为其最后一个任期

安倍在经济和外交上进入“攻坚期”


    ■陈友骏

    9月20日,日本自民党公布了新一届总裁选举的结果。不出所料,现任首相安倍晋三获得了压倒性的多数选票,击败了前干事长石破茂,第三次成功连任自民党总裁一职。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选举结果也在程序上确保了安倍晋三未来三年的日本首相任期。由此,若没有特殊情况发生,安倍就有望成为日本历史上任期最长的首相。

    对于政治世家出身的安倍晋三,新开启的第三任期或许是其作为自民党总裁、抑或是日本首相的最后一个任期,因此,这一特殊任期的重要性就尤为突出,这不仅关系到安倍能否顺利实现其主张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信仰,更关系到他能否在日本历史中留下自己的政治遗产。因此,这个任期可谓是安倍的政治“攻坚期”,其基本的政治意图和重要的政策主张等均会在这一段时间内集中爆发。

    对于进入第三个首相任期的安倍晋三而言,主要存在两方面的政治责任:一是实施稳妥有效的经济政策,提振日本国内经济发展;二是实施改革性的外交政策,突破若干传统外交瓶颈。毫无疑问,上述两大任务均直接关系到安倍设想的政治遗产。

    第一,能否促使日本经济摆脱通货紧缩的“魔咒”,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是未来安倍政府面临的主要挑战。众所周知,自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经济就始终徘徊在“时好时坏”、甚至是“长期向坏”的边缘,也始终未能迎来日本国民所期待的“再度繁荣”的景象。

    对此,很多日本的经济学家将这一问题的根源归结为通货紧缩,并认为只要摆脱通货紧缩的桎梏,日本经济就有可能重新实现稳定增长,甚至有机会恢复至昔日的中速增长局面。受其影响,自2012年末启动的安倍政府就一直将通货紧缩作为其治理国内经济的主要对象,并将2%的通货膨胀率作为衡量日本国内经济是否成功摆脱通缩危机的判定圭臬。为此,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紧密合作,依托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超规模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意图尽快实现2%的通胀政策目标,帮助日本经济彻底摆脱通缩的掣肘。但事与愿违,拘囿于国内人口的锐减、消费欲减弱、自然灾害、制度性约束等各种因素的干扰,日本国内经济一直未能达到2%的通胀率。更为糟糕的是,由于连续多年的高额赤字财政,日本的债务规模已远超安全警戒线,未来如何在控制债务规模与财政刺激政策之间寻求平衡,将是安倍政府必须解决的首要难题。

    其次,能否突破传统的外交局限,实现若干政治破题,也是未来安倍政府的主要课题。就目前来看,摆在安倍政府面前的外交选项还是颇多的,如与俄罗斯谈判签署和平条约;与朝鲜恢复谈判,实现日朝关系的正常化;与特朗普政府开启日美FTA的谈判,构建日美双边性质的经济同盟;当然,还有就是与中国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在亚太、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建设等。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可选项较多,但具有实际操作性、或具备一定可行性的选项其实并不多,而且,在部分问题上很容易弄巧成拙,引发“胎死腹中”的后果。综合来看,与俄罗斯签署和平条约和中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经济合作具有较高可能性。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明确表态,愿意与日本在年内就和平条约一事进行谈判,凸显了俄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积极立场,也为解决横亘在战后日俄关系发展中的一大障碍提供了政治希望。此外,因中日关系已逐渐恢复向好,且双边政治经济互动也日趋常态化,所以,未来中日双方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经济合作是可期的。

    当然,政治遗产是可期的,但现实困难也不可小觑。就此次选举投票结果而言,首相安倍晋三获得国会议员票329票,党员和党友票 224票,共计 553票;与之相比,前干事长石破茂获得国会议员票73票,党员和党友票 181票,共计254票。显然,相较于中央层面,安倍在自民党地方层面的支持度不足,缺乏广泛的党内民意基础,这势必会影响其在中央层面的领导力和号召力,也会阻碍其推动相关政策在自民党内部的讨论与部署。因此,地方层面的支持度缺失或许会成为未来安倍执政的软肋,更是制约其形成必要政治遗产的主要障碍。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