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9月16日 星期日
5
专版

褚君浩院士:中国优势在后端算法集成能力,短板在传感器研发制造

人工智能发展务必抢抓关键核心技术


    ■本报记者 徐晶卉

    “人工智能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要像人一样工作。这意味着,它需要‘五官’获取消息,需要‘大脑’分析消息,需要‘动作’及时回应。”以人做比喻,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褚君浩为人工智能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能比拟“五官”的动态感知、能比拟“大脑”思考的智慧识别,以及动作控制系统,是人工智能发展应该抓住的关键核心技术。

    一个月前,上海一家博物馆展出了一只“机器鸟”,褚君浩在现场看了表演。这只鸟在场馆中展翅翱翔,其携带的传感器给了它一双“慧眼”,遇到障碍物能自如转弯,给现场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褚君浩认为,人工智能发展首先要比“五官”——四肢、感官、步态能不能识别?声音能不能模拟?能否比人类大脑判断得更准确?传感技术处理模型是核心能力。

    除了能模拟人体 “五官”的传感器,褚君浩认为,智慧识别和动作控制也是不可缺少的两项核心技术——只有传感器、大数据、物理模型等能力相结合,才称得上智能化系统。在他看来,人工智能领域目前有不少探索,已经具备三者的有机融合。比如,上海新松机器人公司研发的“乒乓球机器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能通过锐利的“双眼”、智能的“大脑”和灵敏的“双手”,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在毫秒之间计算出落球点和击打点位置、速度、时间信息,准确率达到99.99%。

    褚君浩认为,三项关键核心技术中,中国比较成熟的领域在于后端的算法集成能力。有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43%的人工智能论文都是中国人完成的,特别在超算能力上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此外,中国市场智能手机的普及及丰富的大数据资源,也给了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巨大契机。但他同时指出,市场上人工智能产品的传感器大都来自于国外,中国企业在传感器研发方面还需要更上一层楼。

    明天,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在上海西岸揭幕,而人工智能也是上海未来的发展重点之一。褚君浩认为,上海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最重要的是抓住两个关键。首先,要抓住核心技术研发,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第二,抓住可能的应用,把现有技术先落地,通过应用发现新的需求,进一步刺激研发,形成良性循环。

    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究竟应该展现怎样的能力?褚君浩通过一组对比给出看法:很多大楼里都有迎宾机器人,但只会说三句话,或者问一句答一句,仍停留在程序化机器人的水平。有企业最新研发了保安机器人,能够随机应变,通过人脸识别辨别进入小区的是住客还是访客,还会提醒访客主动办理登记,对于不愿意登记的访客进行拦截及报警,这样的人工智能应用才是值得提倡的。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