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8月29日 星期三
5
时评;要闻

在上海大学举行的国际文化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双年会上,物联网引发海内外学者思考和热议

万物智能互联时代,我们如何面对机遇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实习生 张瓅天

    对人类社会产生真正深远影响的技术往往是隐形的,但万事万物却因它的出现而变。在上海大学日前举行的国际文化研究学会第12届双年会上,多位海内外学者不约而同地将研究目光投向万物智能、万物互联的时代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

    “过去千百年来,人们所熟悉的物之为物的固定性,正在发生变化。未来,我们不仅需要重新认识人与物的变化,也要意识到,人生存的外界环境正在随物联网的出现而变。”一位英国学者的这番话,引起与会者的共鸣。

    “物非物”之后,很多情境让人哭笑不得

    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要准确描述“物联网”概念还有些困难。但从一些身边趣事或新闻中,很多人已经感受到了物联网脚步的临近。“物非物”之后,很多情境让人哭笑不得。

    来自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高级讲师默西迪丝·邦茨在出席学术论坛时,分享了她的几则观察——亚马逊2014年推出Alexa智能音箱迄今已销售5000万台,Alexa能播放音乐、用语音回答“主人”提问,还能在线购物,但在海外社交媒体上,不少用户对Alexa集中“吐槽”的一点是:它会时不时发出怪笑声!有用户说:“当我告诉我的室友Alexa很聪明时,它竟然发出一声怪笑来回应,吓我一跳。”比起这个欢乐的场面,也有用户被Alexa吓得不轻。“家里十分安静,连猫都在熟睡。突然,你听到一个带有嘲弄意味的笑声——那不是人发出的,而是语音助手Alexa。当时,家里并没有人使用它!”

    虽然听上去像玩笑,但笑过之后,值得深思的事情太多。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教授格拉哈姆·米克尔说,区别于普通物品,步入“万物互联”世界的各种智能产品均具有“习得新技能”的特点,比如定位、追踪以及拥有视觉和语言能力。

    因为物联网的实质正是使用传感器来收集信息、分析信息,通过信息互联来实现一些功能的应用。

    在享受“物联”便利之时,人们也在付出代价

    “物联”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少便利,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人们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一些权利。

    智能手机便是一例。“手机已不仅是一种通讯工具。手机上的摄像头可以抓取我们的面部信息,屏幕可以采集指纹。此外,我们的声音、位置信息、个人通勤路径和喜好等,都可以经由手机被采集和分析。”格拉哈姆·米克尔还谈及了智能手机另一更隐蔽的属性,而这也是如今智能手机备受争议的一点——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其实已处于手机实时“监视”之下。

    “在享受精准定位的便利之时,无时无刻不在‘监控’下的你,是否会感到负担过重?”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讲师迪代姆·奥兹库尔说,就算用户不堪其扰选择关闭手机定位系统,因为手机的“智能”属性和“互联”特征,仍有一些软件在试图通过用户连接的WiFi等信息来推断位置信息。“很难想象,我们其实处于一个位置数据约等于身份信息的时代,本该属于个人隐私的位置数据,都流向了各种手机软件、商业的大数据统计甚至广告商。信息安全成了人们焦虑的重要来源。”

    格拉哈姆·米克尔由此剖析了物联网所内含的 “媒介属性”——在大众传媒时代,诸如报纸、广播、电视台这样的媒介才是信息的生产者,大众是信息“文本”的接收方。而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人成了“可供编辑的文本”。用户不仅是数据服务的对象,也在产生源源不断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会被软件进一步加工,以便提供更进一步的服务。

    传统的人与物关系将被重新审视

    步入物联网时代,人们不仅终将面对“物非物”的现实,传统的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将遭遇“变数”,需要被重新审视。

    “无论是物的智能化,还是被信息技术发展推着走的万物互联,这一切正在倒逼人们深度思考人之为人的意义。”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明教授直言,“在工业时代,一切人造的产品都有变坏的风险。迄今为止的智能产品也都是由人制造。我们有何理由因为这些产品具有貌似智能的属性,就把自己安心地托付出去?”

    在国际学术界,因“物”的智能化而造成的劳动力就业岗位锐减问题也引发关注和讨论。王晓明认为,值得思考的是借助这些智能设备,人们如何更好地从传统雇佣劳动关系下的简单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自由劳动,创造更多价值。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