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8月18日 星期六
5
文化

天为幕,地为台:上海“乌兰牧骑”在草原绽放


    ■本报记者 李婷

    蓝天白云为伴,身后是茫茫草原,前面,牧民们席地而坐,演员们置身其中倾情表演。气氛热烈时,观众自发打起了拍子,与演员们一起欢歌热舞。

    去年11月和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和上海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写信,让文艺工作者备受鼓舞。 “两封信,两地情”,上海和内蒙古两地文艺工作者们将这个缘分化为创作的源动力,于8月16日和17日相会在乌兰牧骑诞生地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牧区,为当地牧民献上了两场演出,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烈欢迎。

    “观众不走,演出不停”,演员们雨中全情投入表演

    16日的演出定于晚上8点开始。但傍晚6点不到,乌兰牧骑广场上就挤满了等候的观众。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青年作曲家龚天鹏,上海民族乐团二胡演员姚申申,上海歌舞团歌唱演员席燕娟、梁彬,舞蹈演员王景、程韬,上海轻音乐团歌唱演员罗雨等上海文艺工作者携手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的艺术家们,给当地百姓带去了耳熟能详的歌曲 《赛马》 《红旗飘飘》 《不忘初心》 《我和我的祖国》和舞蹈 《野斑马》片段等精彩节目。演出中,突然下起了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观众们的热情,他们打着伞,穿着雨衣,在风雨中坚守。而台上的艺术家们也将乌兰牧骑精神进行到底——“观众不走,演出不停”,全身心地投入表演中,精彩的演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上海的艺术家们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内蒙古,中间下着雨依然坚持演出,真的太感动了。”观众额尔登木图说。

    17日上午,来自上海的艺术家们更是带着满满的诚意,将嘹亮的歌唱、优美的舞蹈,送到祖国边疆的牧区,送到牧户的身边。“终于到了这辽阔的草原。”廖昌永激动不已,在蓝天绿草间深情地唱起《往日时光》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演出最后,他还与内蒙古女歌手阿·其木格清唱了一曲《敖包相会》,优美的旋律中,上海与内蒙古两地的情谊在延绵。

    廖昌永说,能够和内蒙古的同行一起,做一回 “红色文艺轻骑兵”,他觉得很幸福: “这才是真正践行 ‘扎根群众,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乌兰牧骑精神。站在这里歌唱,我真切地感受到,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

    情谊深厚:全国第一支蒙语木偶剧组,在上海艺术家的帮助下创建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是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始建于1957年6月17日,现有47名演职人员。队员们一专多能,六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为农牧民服务,平均每年演出100余场。这支驰骋在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与上海情谊深厚。在16日下午举行的弘扬学习乌兰牧骑精神 “不忘初心种文化,全心全意为人民”交流座谈会上,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老队员、现年78岁的巴图朝鲁,回忆起1981年在上海艺术家的帮助下创建全国第一支蒙语木偶剧组经历,几度热泪盈眶。彼时,巴图朝鲁新任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长,他发现队员们演的都是成人节目,小孩的节目几乎是空白。而牧区居住环境分散,没法建立幼儿园,牧区孩子得不到学前教育。在一次全国皮影木偶戏调研中,巴图朝鲁看到了上海木偶剧团专门给幼儿园演出的五幕小戏,眼前一亮。不久,他便带着三个队员前往上海学习。近三个月的时间,上海方面热情接待,免费为他们教学,相关的道具也只收取成本费。 “下乡演出后,木偶戏很受牧民及孩子们的喜爱,剧团因此还得了 ‘流动幼儿园’的美名。感谢上海曾经给予过我们的帮助,下一步我们还想去上海学习,希望今后继续能与上海的艺术家们多多交流。”巴图朝鲁说。

    “这里有一个传统:和牧民打成一片,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老队员斯琴高娃13岁便进入乌兰牧骑。她说,乌兰牧骑下去演出时,队员常常会帮剪羊毛、挤牛奶等等。草原上还有他们为牧民打的井,至今仍被人们称为 “乌兰牧骑井”。而他们露天演出是常态,有时候就在羊圈里演出,舞蹈演员们表演完,头发上都沾满了飞起来的羊毛、羊粪。夏天,牧区的虫子很多,有些会飞进口鼻,为了不影响演出效果,演员们不敢动,只能生咽下去。 “草原上的牧民是真的喜欢我们的演出,每次下去,他们都会说 ‘我们的乌兰牧骑来了’,特别亲切。草原牧民养育了我们,我们更应为草原牧民服务。”斯琴高娃说,草原人民的生活也是创作的源泉,事实上,乌兰牧骑的很多节目灵感都来源于牧民的生活,演员们会把牧民剪羊毛、挤牛奶等动作编排到舞蹈中,深得牧民喜欢。

    听完乌兰牧骑老队员们的介绍后,上海文艺工作者们纷纷表示这是 “一堂生动的党课”。青年作曲家龚天鹏说,乌兰牧骑精神是对全国文艺工作者的鞭策,它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 “艺术是为人民创作的,观众永远是我们的甲方。”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党总支与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党支部在演出之余还进行了结对共建。双方将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利用各自资源优势,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创新发展。据透露,这是上海与内蒙古两地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未来,两地将在人才培养、艺术创作等方面展开合作。上海将不断派出文艺工作者深入牧区为草原人民服务,而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则将邀请乌兰牧骑团员们来沪演出并与社区居民互动。

    (本报内蒙古苏尼特右旗8月17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