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8月08日 星期三
9
人文聚焦

上海昆剧团夏季集训,谷好好走进练功房第一件事:关空调

团长和演员“练在一起”,为艺术奋斗的心也连在了一起


上昆夏季集训,团长谷好好与演员练在一起。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开栏的话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到盛夏,上海各家国有文艺院团的夏季集训相继开展。

    近两年,沪上演出市场日益繁荣,全国乃至世界的演出订单也纷至沓来。文艺人从过去的盼演出盼观众,到如今兵分几路、老中青三代齐齐上阵,干劲十足。

    舞台不“歇夏”,练功房更是热火朝天。从吊嗓压腿基本功、到排练大戏、再到文化讲座。丰富的课程内容让巩固技艺的“集训”升级成为全方位阶段性的人才培养机制。

    上海是文化“码头”更要做文化“源头”,上海的名家大师更要从本土培养成长。今天起,本报推出 “探访文艺院团高温练功房系列报道”,把视线从鲜花与掌声包围的前台,移至汗水与泪水交织的练功房,回归艺术的起点。

    舞台好戏,从练功房孕育。未来大师,也注定从练功房诞生。

    ■本报记者 黄启哲

    “立秋”的这一天,气温直逼36摄氏度,而上海昆剧团三楼练功房的空调却关了。“练功不出汗,还叫练功吗?”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走进练功房的第一件事,就是嘱咐关空调。

    这可不是为了省电。演员队副队长、武生演员娄云啸解释,舞台上头一勒、灯一照、厚重服饰一套,温度比三伏天还要高,如果台下不适应这样的状态,台上更不可能呈现完美的状态。

    每年八月一到,上海昆剧团不必刻意召集,演员们就在练功房忙碌起来。不过相比往年,今年显得更加紧迫,本月底,上海昆剧团即将首度踏上东北土地,团长谷好好领衔演出《白蛇传(又名雷峰塔)》。所以谷好好不是偶然来练功房“督阵”,而是与演员练在一起。团长和演员“练在一起”,为艺术奋斗的心,自然也连在了一起。

    一个团的精气神如何,就看平日里的练功房

    走上昆团三楼,八个女孩子正在练“鹞子翻身”。还没翻几下,就被谷好好叫停了。

    双手摆位、头部姿势、腿部发力……每一个细节的不足都被这位团长揪出来挨个纠正。“标准的鹞子翻身应当做到在摄影师的抓拍里,手部翻飞是虚的,可是脸部正对舞台表情清晰。”说话间,谷好好自己接连做了好几个翻身作示范。

    集体练功似乎还不到位,谷好好接着又分组“考核”、手把手挨个“把脉”,这些女孩子有的已是成熟演员,有的初出茅庐,基本功有参差,问题表现也不一样。会诊中,谷好好眼睛盯着演员,身上示范着动作,嘴里还频出金句“走翻身没有行当,走翻身不论高低”。最后,她把八人里最年轻的演员叫出来,和她一起翻身。“练功要比着练,我用她的体能逼自己加快速度。”她希望身体力行带动演员——舞台上不问年龄,四十多岁的人一样要有二十多岁的精气神。粗略算一算,不到一个小时里,她翻身的个数足有青年演员的三四倍。很难想象,她在今年一月在演出中严重受伤,至今还在接受治疗。

    陪练结束,谷好好不忘布置作业:以后每天上午至少要跑圆场一百圈,左右翻身二十个……听上去有些严苛,实际上已是酌情减量。“一百个翻身,一百圈圆场在我们练功时才算‘一功’。那时候我们早上四五点钟就爬起来,为的就是抢占练功房,一天下来要练‘十功’。”

    绍兴路9号这栋小洋楼练功空间不大,加起来还不及其他院团的一个大排练厅。于是,大家只能分散各处忙碌着:练体能的演员移步至办公平房里的健身区;盔帽师傅在道具间清点演出戏服配饰;演奏员在二三楼间的夹层吹拉弹唱;三楼的外间演员们练着基本功;而里间练功房,下一场演出的排练正在展开……直至午餐时间,上至70多岁的老艺术家蔡正仁,下至90后演员,都在狭长的食堂凑齐了。应了行内那句话,一个团的精气神如何,就看平日里的练功房。人气旺了,团队整体实力就上去了。

    C角为上台,不到一周瘦了十斤

    群演的翻身练过了,谷好好走进里厅,马不停蹄地为《雷峰塔》的开打场面排练。从舞台翻出一个双手拿绸旗的女孩,一连串动作标准有力,让一旁的师兄弟默默点赞。

    她叫林芝,一周前,她还是《雷峰塔》里小青的“C角”。

    原来,这一次月底亮相吉林传统戏剧节展演,谷好好带队演出的《雷峰塔》,四位“白素贞”轮番上阵,让中生代与青年演员合作竞演,对人员数量有了更大的要求。原本《雷峰塔》里的小青A角出演白素贞,B角怀孕了,于是要求林芝迅速顶上。

    平日里练功不觉得,一到剧目排练猛然发觉,不管是自己的基本功,还是开打场面与其他演员的合作,到处都是差距。眼看着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上台,搭戏的白素贞还是团长,林芝只有发狠劲练功,才几天时间,足足瘦了十斤。机会摆在面前,正如她手上拿的那两面旗——真沉。

    演出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昆团演出达到290场——这还是在推掉不少商演的情况下。繁密的演出倒逼青年演员接过传承之棒,在实践中成长、成才、成角。“他们这一批90后,比起我们成角的时间至少要早上十年。”谷好好的“预言”能否成真,或许就要这批年轻人从练功房里找到答案。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