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8月08日 星期三
7
教科卫;广告

一张瘦骨嶙峋的北极熊照片牵动人心,北极气温变化亟待科学家携手加强研究

抓不住海豹,北极熊也许能吃到新食物


    ■本报记者 沈湫莎

    不久前,一篇文章《北极圈罕见32℃高温,我们有生之年,或许再也看不到北极熊了》被广泛传播,其中一张瘦骨嶙峋的北极熊照片更是牵动全球人民的神经。不过人们很快发现,原来这则新闻的源头离北极点还有20个纬度差。

    尽管北极高温已被辟谣,但近年来北极温度不断升高已是事实。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前主席大卫·海康就表示,上世纪80年代,北极点附近的冰厚度为3至5米,现在只有1.6米,预计到本世纪末,北极气温将上升7℃。北极变化将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升温确实会影响北极熊觅食

    北极熊是一种觅食行为严重依赖于季节的动物,它们在春季吃掉的食物占全年的2/3。在英国广播公司(BBC)2015年推出的纪录片《捕猎》中,镜头记录了北极熊是如何觅食的。

    海豹是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春季,它们爬上海冰产崽,给了北极熊很好的捕食机会。然而,海豹对海冰震动非常敏感,北极熊不得不寄希望于游到距离海豹最近的冰洞,一击必杀。

    如果海冰持续融化,那么北极熊将找不到能够捕杀海豹的冰面。但如果因此认定北极熊将灭绝于食物锐减就未免有些武断,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海洋学研究室主任何剑锋表示,一是因为人们现在观察到的北极熊捕食情况还太少,二是海冰减少有可能为北极熊带来新的食物。“我们有一个假设,当海冰融化到一定程度后,阳光能照进水中,北冰洋中的生物就会增加,其中就有适合北极熊捕食的食物。”何剑锋说。

    即使这一假说不成立,难道“一文钱就难倒英雄汉”了吗?在BBC纪录片的镜头下,北极熊已经爬上高达300米的海边悬崖掏鸟蛋,吃水果了,生物总在想有办法适应环境。

    人类将首次用一整年时间研究北极

    近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北极科学观测的频次,我国也从2016年开始保持一年一探北极的频率。这都是因为北极变化得太快,而我们知道得太少。

    目前,世界各国主要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观测海冰变化,然而想要了解海冰厚度的变化情况,还得靠实地考察。何剑锋说,由于气候原因,科考队员只能在北半球夏季时前往考察,对北冰洋另外三季的情况,科学家们还知之甚少。这导致科学家们迄今为止建立的北极海气循环模型都不完美,也无法准确预测北冰洋究竟会如何变化。

    为解决这一问题,全球科学家们终于决定联手了。据悉,一个名为“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移观测站”的新项目将于明年启动,它将利用一整年时间研究北极的各种细节,中国是这一计划的主要参与国,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也将参与其中。

    北极研究需要全世界的数据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穆穆表示,大到国家决策,小到精算保险,大气科学研究都是决策依据之一,而全球的海气循环是一体的,更好地了解极地气候变化,能为我国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为国际碳排放谈判提供数据支撑。

    瘦骨嶙峋的北极熊照片能产生巨大反响,正说明北极是全人类的北极。何剑锋正在研究海水酸化问题,在他看来,比起北极熊,更应该关注的可能是海水中钙质外壳生物的命运,因为低温水更易溶解二氧化碳而导致酸化,有证据表明,北冰洋海水酸化正朝深处扩散。如果说北极熊还可以从冰层上转向陆地,这些海水中的生物将无处可去。

    放射性核素、海洋微塑料都是我国科考队员关心的问题。据悉,具有更强破冰能力的“雪龙二号”明年有望在北冰洋试水,两艘科考船的组合将使我国科考队员在北极布下更多观测设备,停留时间也可向春、秋两季延长。

    然而,对于北极,一个国家的观测始终是杯水车薪。何剑锋表示,北极研究需要的是全球数据共享,各国科学家为人类共同命运而携手努力。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