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8月07日 星期二
11
近距离

国际城市应创作出国际级艺术作品


    在艺术歌曲和合唱领域,陆在易是一个“田野守望者”。

    当被问及为何痴情于这一领域时,作曲家反问道:“艺术歌曲对陶冶国民情操的作用,不是其他歌曲能替代的。难道我们不该守住这块阵地,写出更多好作品?”

    作曲家的忧虑是有道理的。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现状堪忧,鲜有人能潜心创作毫无名利可图的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难,难在哪里?它需要相当的技法,相当的修养,相当的社会感悟。没有技法和修养,绝对写不好艺术歌曲。此外,它还需要除却浮躁,耐得住寂寞,放得下名利而静心创作……”陆在易说。

    然而,方兴未艾的合唱事业,让陆在易感到欣慰。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普及合唱的大国,群众性业余合唱团层出不穷,难计其数。可喜的是,这是人民群众的自发行为。

    为此,陆在易希望在有生之年通过自己的呼吁与努力,恢复“上海乐团”建制。

    历史上的上海乐团,是中国第一支专业合唱团,也是中国文化的“上海记忆”,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辉煌。早年的中央乐团合唱团,就是在上海乐团的人才支援下建立的。

    当年的上海乐团,演出了大量中外音乐作品,是全国上演《贝九》《卡尔米娜布拉纳》的最早、最多的乐团。乐团设有“独唱、二重唱、四重唱、八重唱”组,走出了胡晓平、黄英、靳小才、黄惠芳、张世民等一批响当当的声乐名家,对中国的音乐发展,特别是声乐作品创作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年,日本大作曲家团伊玖磨曾羡慕地说:“上海乐团是中国的骄傲。”

    而今,音乐界不少有识之士在反思:近年来,上海为什么难以出现有全国影响的各类声乐作品,因为肩负这一任务的乐团没了 (歌剧院是以演歌剧为主的单位,它的训练及发声,与音乐会合唱团完全不同),作曲家、歌唱者的阵地没了!

    这位卸任的上海音协主席恳切地说:“要把上海的音乐文化建设好,音乐院团布局中少不了‘以声乐创作、表演为宗旨’的团体。中国必须保持几支职业合唱团,起码北上广应该这样。中国正在从合唱大国向合唱强国迈进,尤其需要一个示范性的专业合唱团。”

    陆在易还说:“我渴望,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能创作出与这个伟大城市相称的、有震撼力有个性的交响乐、歌剧、音乐剧和大合唱以及包括流行音乐在内的音乐领域所有品种、体裁和多种层次的国际级好作品!”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