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7月26日 星期四
9
人文聚焦

明星何以不再是流量“灵药”


    黄启哲

    喊了半年“王菲综艺首秀”,电视综艺《幻乐之城》终于揭开面纱。首期节目集结王菲、黄晓明、黄渤、易烊千玺、雷佳、任素汐等一众明星。可以说“流量偶像”“实力演员”“歌手”类型都齐了。可惜全国网收视率 0.88,CSM城域收视率0.93。这两个数字什么概念?比同一电视台上一档王牌综艺《歌手》被诟病“惨淡”收官时的收视率还要低。

    这样的收视对于普通节目、电视剧来说,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可如果对一档奔着现象级、爆款而去的综艺来说,无论是对平台方、主创或是观众来说,都离期待太远。要知道,为了迎接王菲的“综艺首秀”,节目下了“血本”,投资超过三亿元,顶级的现场配乐团队和电影级拍摄团队,众星捧月式的资源配置,电视台甚至还挤出了电视剧的黄金八点档留给这场节目。而制作方显然也把宝押在了王菲这张牌,翻看这档节目目前为止的宣传,三句离不开王菲,不吝“下凡”“仙女”等溢美之词。海报、宣传词、宣传片,从头到尾也只见王菲。王菲也很配合,过往惜字如金的她不只贡献了演唱,还和主持人插科打诨,撑起了节目的不少“笑果”。

    看起来的万事俱备,到最后水花平平,不禁让人感慨,在演艺明星天天见的“偶像冗余”娱乐圈,所谓明星这盘“硬菜”,不硬了。

    过去,饭桌上总要有一两道 “硬菜”。家庭宴席“硬菜”是大鱼大肉,抗饿解馋;饭店里的“硬菜”昂贵食材、烹饪复杂,待客体面以示尊重。可在物质条件大大改善的今天,很少听到 “硬菜”的说法。营养均衡的健康餐饮和融合混搭的创意料理大行其道。

    曾几何时,对于综艺这桌宴席来说,明星就是“硬菜”。不必说是明星在类似《幻乐之城》的综艺节目中又是真唱,又是一气呵成地现场演出,就是在某些娱乐竞技类真人秀中撕名牌、发呆聊天也有人买账——缺乏媒介的时候,观众渴望看到舞台银幕外明星的另一张面孔,越是生活化地展示越是受欢迎,以至于明星综艺身价水涨船高,各路节目打出“直播”“实录”“全方位”,不停展现明星的所谓生活场景,甚至不惜让明星跨界现尽洋相,以博取眼球。

    可眼下,观众的审美需求提高了,明星在各大社交媒体发微博、录直播“天天见”,综艺人还秉持着“无明星不综艺”的逻辑,甚至大量选秀节目,还在用“明星梦”源源不断炮制“硬菜”。所造成的不只是有名气的艺人出现“冗余”,更有所谓偶像培训生一茬又一茬地瓜分流量。为了曝光度,一些明星同时出现在三四档综艺节目中。“硬菜”频频上桌,久而久之就成了“家常菜”。观众的味蕾逐渐麻木,意识到靠华丽的包装掩盖营养不良的内容本质时,明星这道“硬菜”更是渐渐失去市场,变成“鸡肋”。这就难怪哪怕是高冷神秘、近些年鲜少露面的王菲如何颠覆形象,也难以掩盖观众对节目模式和内容不甚满足的评价。

    收视率未达到预期,口碑下跌,明星到底该不该背这个黑锅?其实,“硬菜”也罢“家常菜”也好,再好的食材也考验烹饪的创意和匠心,对于电视综艺,对于更广的内容产业,也是一样。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