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7月25日 星期三
5
时评;综合

2018年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展今揭幕

这不仅是一场展览 更是生动的书法课堂


    ■本报记者 李婷

    “这件草书仅用四五笔便写下来,说明控制毛笔的能力不错,浓墨枯笔对比也很明显,但整幅作品的结构偏右下,且个别字体收毫的地方太毛……”昨天,在2018年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展预展现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潘善助逐一为小朋友作点评,并现场挥毫示范。

    在今天起的12天展期内,主办方将每天安排一位书法名家在展厅现场点评和示范,让每位获奖和入展作者得到专家面对面的指导。 “展厅是最好的实践课堂。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一个展览,还要把展厅打造成生动的书法课堂。”潘善助说。

    现场面试,防止代笔、作假

    作为本市最高规格的青少年书法展示平台,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举办一届,对于发现和培养上海青少年优秀书法人才,助推上海书法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的展览进一步升格,由上海市文联、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文汇报社联合主办,共收到来稿3169件,比去年高出一倍多。经过多轮评审,最终评选出49件获奖作品、100件入展和150件入选作品。

    评审过程中,本次展览还增设了面试环节,即组织获奖作者现场书写获奖作品,通过对投稿作品和现场创作作品进行考量,最终作出评判。 “虽然小朋友在现场书写的过程中可能会紧张,但不管怎样,笔下的基本功我们还是能看到的。”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止代笔、作假现象的出现,二也突显比赛的教化功能,利于公正、诚信等价值观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和影响。最终,仅一位放弃资格,其余皆顺利通过,甚至有位小朋友左手打着绷带坚持来参加面试。

    在展陈方式上,本次展览也有颇多独到之处。比如设置“云展厅” “点将小书房”,运用AI互动展示设备,丰富展览的可读性和体验感。采用投屏技术,使入选未入展的作者作品有机会在展厅中展示,提高展示效能。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将分别举办 “亲子交流会”和 “优秀指导教师座谈会”,共同探讨青少年书法学习的规律,吸引更多家长和老师加入到传播书法艺术的行列中来。

    篆刻作品占比不足1%,应引起重视

    与此同时,本次展览折射出的一系列问题也值得深思。比如,从创作作品的书体风格来看,本次展览主要以楷书和隶书为主,占总数的67%,行草书次之,为29%,篆书作品最少。与之对应,本届展览中篆刻作品的投稿数量明显偏少——在参赛的3169件作品中,篆刻作品只有29件,占比不足1%。业内人士指出,篆刻常与篆书书写互为表里,篆书是古文字,其辨识难度较大,不易为青少年所理解,尤其是小学年段。这从篆书和篆刻作品的作者年龄也可以看出,基本都是初中生和高中生。篆书兴则篆刻兴,上海曾是中国篆刻人才的高地,如何做好后继培养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楷书四大家”风格的作品渐趋边缘化,是本次展览显现出的另一大问题。在本届展览的楷书临摹作品中,欧楷有四件,赵楷两件,颜楷一件,柳体楷书没有,四者相加只占楷书作品总数的16%。 “对于初学者和青少年来说,首先得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学习楷书,临摹 ‘楷书四大家’是必经之道。”潘善助告诉记者,本次展览设置了一个评审原则,即在同等水平下,优先录取以教育部推荐的临摹范本为主要参考依据的作品,以此引导青少年临习范帖,这也是文教结合的一大尝试。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