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7月25日 星期三
3
要闻

本市数十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联手走出一条协同创新之路

“上海造”大丝束碳纤维技术“破炉而出”


    ■本报记者 张晓鸣通讯员 荀道娟

    经过聚合、纺丝、牵伸“热身”,再入氧化碳化 “炉烤”,48K大丝束碳纤维一身黑亮,“破炉而出”。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的“PAN(聚丙烯腈)基大丝束原丝及碳纤维技术及工艺包开发”项目,日前通过国内权威专家组鉴定,大丝束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1/4,强度却是钢的 7-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性、高模量特性,被称为“新材料之王”,也被称为“黑黄金”,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碳纤维行业,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目前,国内每束碳纤维基本处于 1000根(1K)至1.2万根(12K)之间,称为小丝束。48K大丝束最大的优势就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并实现生产低成本化,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上海石化腈纶部总工程师黄翔宇告诉记者,从12K小丝束到48K大丝束,并不是把喷丝口数量从1.2万个放大到4.8万个这么简单,中间要走过一条十分艰难的攻关之路,这需要深厚的科研理论作指导,丰富的实践经验作支撑,才能解决很多关键的技术难点。

    上海石化与上海石化研究院、上海工程公司、复旦大学等数十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联手,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并凭借高校强大的基础理论研究与企业的工程化技术开发无缝对接,不“摸黑前行”,不“无谓模仿”,不“盲目试错”,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少走弯路,跨越鸿沟,实现技术的积累。

    十年磨一剑。2007年,中国石化决策部署PAN基碳纤维的研发和产业化攻关工作,并将建设项目落实在上海石化。2016年 5月,上海石化开展碳纤维48K大丝束原丝工业化研究试验。今年1月,成功开发大丝束碳纤维的聚合、纺丝、氧化炭化工艺技术,形成千吨级PAN基48K大丝束碳纤维成套技术工艺包的技术基础。今年3月,成功试制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48K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工艺全流程。据了解,一阶段千吨级碳纤维装置开车以来,截至今年 5月,已累计生产原丝4286吨,生产碳纤维709吨。

    随着48K大丝束碳纤维的面世,上海石化碳纤维技术有了支撑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迎来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该公司将开发生产通用级、低成本大丝束、高强高模量级碳纤维原料,重点应用到油田,常压及高压容器,加油站双层罐、车载罐,石化管道修复加固,大容量风电叶片等;在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风电等高端领域,实现商业应用或产业化示范应用。目前,该公司已与海上风电、大型风电、汽车行业等相关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