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7月15日 星期日
5
综合

上海全力推行“两网融合”,今年将建成2000个回收网点

将可回收物纳入“循环利用”正途


尚浦名邸小区地下车库的 “爱回收”标准化回收服务点,设有自助投放塑料瓶、玻璃瓶和易拉罐的机器,居民可以24小时扫码使用。 本报记者 李静摄

    ■本报记者 李静

    家里的旧电器、废纸张、旧衣物、塑料瓶、废金属等没地方处理,只能堆着或干脆扔进垃圾桶,这是很多居民曾经有的烦恼。不过,从今年起,市民在社区或街道便能找到人工或自助的回收网点,交投后还能直接变现,或累计积分兑换商品和服务等。

    让可回收物“适得其所”、循环利用纳入“正途”的,正是上海眼下全力推行的“居住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两网融合。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本市将建立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等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体系,今年建成2000个回收网点、109座中转站和 10个集散场;明年建成5000个回收网点和170座中转站;2020年,建成 8000个回收网点和210个中转站,基本实现两网融合,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5%。

    记者采访得知,各区正在按照计划选取“点、站、场”的位置,并结合实际摸索行之有效的两网融合运行体系;而对再生资源行业来说,两网融合也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难得机遇。

    居民可就近投放垃圾可回收物

    位于杨浦区江湾城路的尚浦名邸小区从去年7月试点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至今,所有居民均参与分类,小区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达90%以上。最近,他们又有了新动作——在地下车库新改造的垃圾厢房对面,新建约70平方米的“爱回收”标准化回收服务点。居民可以把家里的废塑料、废纸、废旧纺织物、废电器、废玻璃、废金属、废纸板箱等适宜循环利用的废弃物拿来换积分。同时,也可以投放废电池、灯管、过期药物等有害垃圾,由工作人员转交给有害垃圾回收企业。

    这里是杨浦区两网融合的第一个点位,包括一个约20平方米的封闭式建筑,亮黄色的主色调颇为显眼,门楣和墙上贴有“两网融合、回收服务”“垃圾分类、绿色环保”“垃圾分类、你我同行”等垃圾分类宣传语;门前竖着几个垃圾分类宣传易拉宝及纸箱做成的宣传品;房间内外都堆着收集到的塑料瓶、旧衣物、纸箱、包装用泡沫塑料等可回收物。

    记者在回收服务点看到一台自助投放塑料瓶、玻璃瓶和易拉罐的机器,居民可以24小时扫码使用。据 “爱回收”分类回收事业部负责人韩晓光介绍,杨浦区正探索两种回收服务点模式:一种是白天有人员值守服务,可以预约上门取物;另一种便是自助点位,设立自助设备24小时接受居民投放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纸箱纸盒等,“这将解决现在较关键的场地紧缺和人力成本过高等难题。”

    这时,小区居民何先生拎着一大包啤酒瓶和矿泉水瓶来到服务点,工作人员清点后记录数量为他积分,再把专用于收集可回收物的黄色大塑料袋还给何先生。“以前这些瓶瓶罐罐直接扔干垃圾里,现在垃圾分类了,能回收的就分出来。我平时就放在厨房小角落里,两三天拿过来一趟。回收点解决了居民的麻烦,也是为环保做好事。”他表示。

    攻克选址和运作体系两大难关

    负责尚浦名邸管理的高力国际物业经理叶飞,指着回收服务点一排一米多高的包装用泡沫塑料说,“以前根本没人要这些,废物回收行业存在 ‘利大抢收、利小不收’的现象,很多低价值物品没地方去,要么混进干垃圾增加垃圾量,要么堆在家里。”按照“爱回收”的价目表,大件家具也在回收范围内,但没有积分,由服务站点“托底”帮忙处理;此外,废玻璃也能回收,但同样没有积分。

    现在,尚浦名邸垃圾厢房的二次分拣员也省力不少,可以直接把拣出的可回收物就近卖给服务点,每公斤价格还比外面高出一至两角钱。韩晓光告诉记者,为激励更多居民参与分类,未来 “爱回收”将和杨浦区相关部门合作,与小区周边便利店或超市,以及京东等线上电商平台打通,也有可能自己在周边新建商超,方便居民兑换物品,探索建立一个可推广、可复制的 “闭环”回收系统。

    杨浦区绿化市容局环卫科负责人诸佩君介绍,今年将在全区建设109个两网融合点位,包括规模较大、建于各大街道显著位置的6个大型服务站,发挥垃圾分类宣传推广作用;还包括6个中转站,用于分拣、打包可回收物。“目前主要在努力攻克两个难点,服务站点的选址布局,以及探索建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体系。”

    “倒逼”再生资源企业提升技术

    位于泾力西路828号的上海新锦华再生资源产业园区于2014年初启用,负责长宁区范围的再生资源回收处置,主要包括企业的废金属和废纸张等高价值回收物。今年,长宁区将率先实现居民家庭“一严禁、两分类、一鼓励”(严禁有害垃圾混入其他生活垃圾,日常干、湿两分类,鼓励资源回收)垃圾分类全覆盖。居民区生活垃圾分类后产生的塑料瓶、废玻璃、包装泡沫等品类和数量逐渐增加。为此,新锦华新建了800平方米的“长宁区再生资源二次分拣场”,还打算年内装备一套自动化分拣、打包设备,更高效地处理每天五六吨的废饭盒、旧报旧书、易拉罐、饮料瓶、利乐包等可回收物。

    “目前,我们对接长宁区202个垃圾厢房的可回收物,约占全区的六分之一;预计今年至少覆盖400多个垃圾厢房,未来还有更多园区、商铺、企事业单位的可回收物。”上海新锦华商业公司副总经理孙亚明说,产业园新买进五辆电动清运车,一共有八辆车往返市区和产业园,清运社区可回收物。

    上海全面推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及两网融合之前,孙亚明几乎走遍了长宁区1150多个社区垃圾厢房。他发现,一个500户小区的垃圾厢房,每天产生的可回收物有二三十公斤,那全区每天就约有二三十吨,“这么大的回收量,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不仅是引进新设备,孙亚明还在考虑自主研发自动化设备,提高企业技术化水平;此外,他们还升级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循环处理的模式及销售渠道等,在全国各地开拓合作方。“两网融合‘倒逼’企业提升技术化水平和管理能级,从长远来看,这绝对是个难得的转型发展契机,回收行业有望从粗放式低端生产走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模式。”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