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7月13日 星期五
10
记忆;40条马路见证上海改革开放40年

数万张照片,记录世博巨变


    本报记者 钱好

    这些年上南路一点一滴的变化,生活在周边的居民,是最直接的见证者。

    在上南路北段的周家渡地区,今年69岁的魏民在这里住了近30年,是一位特殊的历史记录者。从2004年至今,14年的时间里,他在周家渡拍摄了数万张照片,用镜头一帧帧记录下了世博前后,这块土地上发生的真正所谓 “翻天覆地”的巨变。

    在周家渡住了半辈子,他用镜头见证世博奇迹

    在中华艺术宫东南边的雪野二村,因为紧邻世博园区,被称为 “世博第一村”。小区中的一栋楼下,由居委会专门挂了一块  “摄影楼”的标牌。居民们眼熟的附近街景都镶在了一幅幅相框里,顺着墙沿从一楼挂到四楼,一直延伸到魏民的家。

    魏民从1980年代末就住在这里,附近的一街一巷都趟了无数遍,再熟悉不过。而上南路,在他看来,是整个周家渡地区的一条核心的轴线。每天傍晚五六点钟的辰光,下班的工人从渡口两边的四五家工厂纷纷汇入上南路,就好像一条沸腾的河流,在路边的几个小摊小店旁边打几个漩,然后顺着这条长长的马路向南流动,一点点散入路边各自的家——这曾是十多年时间里,魏民看惯了的上南路风景。日子一页一页地翻过,静水深流般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转折点发生在2002年。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成功,而周家渡的大片地区,都被划归为世博园区。魏民说: “我知道,前所未有的变化将要在这里发生,必须要记录下来。”2004年起,魏民开始用一台单反相机记录周家渡的变迁。

    骑一辆破自行车,背一个破相机包,魏民开始频繁地出入周家渡的各个角落。为了一个俯拍镜头,他只身爬上厂区内三四十米高的铁塔,攀爬的时候塔身还微微摇晃;他也乐于在棚户区走门串巷,与养鸽人、船工促膝长谈。从停运前的周家渡轮渡渡口,拆迁之前的浦钢公司 (即原上钢三厂)、周边棚户区,到世博园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拔地而起的摩登建筑群,再到人山人海的世博会盛况、世博会结束后现代化的文娱生活景观一处处呈现出来,这块 “巴掌大”的地方在短短十数年间经历的跨时代巨变,在他的镜头中都留下了清晰的印记。

    新旧景象的对照背后,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缩影

    得知记者要采写上南路的变迁,魏民特意整理出数组上南路的新旧街景对比照。一张摄于2005年,在一片密集的厂房、棚户区和居民楼中间,钢厂的办公大楼和高高耸立的烟囱是醒目的 “地标”。另一张摄于2016年,在开阔整洁的道路边,世博源、中华艺术宫和远处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构成了崭新的现代化文化景观。魏民觉得,这些照片 “有意思”,不仅仅在于提供了新与旧的直观对照,他更看重其中隐含的城市发展的逻辑和脉络。

    长期用相机记录这里的变化,魏民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行家。他指着一张张照片中沉积的钢屑、锈蚀的厂房,感叹道:1949年后钢铁、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曾经为周家渡带来了巨大的繁荣,但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地区发展的瓶颈。随着厂区扩张而伴生的棚户区中,一些人当年依然用着木质马桶,用自制的简易天线收看仅有的几个电视频道。

    正因如此,世博园区的建设给城市面貌、给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魏民有着深切的感触。在他看来,周家渡发生的喜人变化,是上海在不断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全面深化改革的缩影。

    百姓生活的改变,才是马路变迁的意义

    魏民说,相比于拍摄美景,琢磨构图、色彩,他更喜欢抓拍人: “百姓是真正的主角,我拍周家渡的变化,主要还是拍人的变化,生活的变化,社会的变化。”

    因此,在他的照片中,随处可见这样生动的场面:“交通卡”刚刚推广到轮渡,值班大妈教乘客刷卡进闸;动迁的居民搬家时互相帮助,并互留地址,脸上既有不舍,也洋溢着乔迁新居的喜悦;新通的地铁站门口,小伙与电话另一头的恋人聊得忘乎所以,身体后仰成了一个直角;周家渡慰问团慰问建设中国馆的外来务工人员,工人们在免费的 “亲情电话”站排队与家人通话……在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中,马路的变迁、城市的发展,被赋予了可触可感的温度。

    2016年,魏民将自己拍摄的约5000张照片捐赠给浦东新区档案馆。之后,应浦东新区档案馆之邀,他在三林世博家园举办讲座,分享他镜头中的周家渡变迁。台下听众有不少都是当年周家渡的动迁居民,还有人从照片中辨认出了自己曾经居住过的老屋,激动不已: “感谢你留住了我们的记忆。”对于周家渡今天的面貌,老居民们纷纷表示惊叹和自豪: “想过肯定会变很好,但没想到是那么好!”

    到今天,魏民依然没有停止记录,因为变化还在继续。 “这是2017年的NBA中国赛,门口卖小商品的摊贩都会用手机扫码收钱了。”他笑着介绍近几年的新作品。在世博会举办前,周家渡街道主动找到魏民,将他的照片做成一本名为 《拐点》的图册。如今,魏民正在整理近八年来新拍摄的照片,对这本照片集进行扩充和更新。 “周家渡又在向前走了。”他希望将这步伐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看见。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