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7月11日 星期三
7
教科卫;专题

不同教育阶段各自面临挑战,专家认为应去功利、重育人——

中学与大学并非简单“供求关系”


    ■本报记者 朱颖婕

    从幼儿园到大学,孩子每完成前一个学段的学习才能升入下一学段,因此很多人把教育形容为“一场接力”。这其中最关键的“两棒”当属高中和大学,它们在各自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努力完成着不同阶段的教育任务,而二者的衔接勾连也要求它们在育人方面达成一定共识。

    日前,来自全国的多位高中校长、大学教授、政策研究者相聚在北京大学,大家尝试换位思考,彼此理解,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增进对话。不少专家提到,眼下人们对高中和大学的关系存在一定误解——二者并非“互不相干”,也非“供求关系”,它们的共同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需要高中和大学形成一种贯通且积极的观照,重新审视各自阶段教育和教师的定位,同时一起克服教育功利化倾向。

    跳出“身份焦虑”,高中应重视能力培养

    “中国基础教育的困境在于‘为身份而斗争’,很多学校认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是功利教育,而应试教育是功利教育的当代形态。”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刚点出当下不少学校尤其是高中面临的 “身份困惑”——在高考这一基于能力的筛选机制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较量无处不在,似乎难以平衡。

    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高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坚依据多组数据调查结果,对中美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作了一番比较。他认为,我国学生历来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却并没有持续地保持下去,主要原因是学业过剩的局面造就了以死记硬背获取标准答案和高分为取向的学习、教学与评价,这是当下我国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教育的目的是要让不同个体更加不同,基础教育应鼓励学生个性成长。”上海市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强调,我们的中学教育应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多维度的能力成长平台,给予孩子选择未来人生道路的机会。

    除了教书之外,中学教师还要学会“做研究”

    当前大学招生录取的多元评价趋势不但要考验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中学教师的研究素养、思维方式和洞察力同样提出了更高要求。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邢红军感慨,做研究、写论文通常是大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但在中学里,这股研究之风比较少见。现在中学教师普遍比较忽视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形象地说,其中大多数人更像“教书匠”,“研究者”寥寥无几。

    要谈中学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要区分科学研究论文和教学研究论文。邢红军说,前者是“无中生有”,属于科学的新发现;而后者是“有中生无”,主要是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他曾对八所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作过一项研究,结果发现,2008年至2017年,平均每所学校年发表物理学科教学论文0.9篇。“如果中学教师不会写教学研究论文,不具有教学研究能力,就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邢红军说。

    有专家表示,之所以要强调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是因为在面对熟悉的习题和数据材料时,中学教师往往能够较好地指导学生学会解题技巧和方法,但却相对难以点拨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从而解决原始问题。

    中学与大学应共同关注“成才”与“成人”

    关于中学与大学的关系,曾有人幽默地形容为“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然而,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坦言,大多数人将大学与中学的关系视为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在甘阳看来,这两者的关系应该从培养人才的层面来理解,中学和大学应该共同关注学生的“成才”与“成人”。

    甘阳指出,现在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的目的似乎只是想掌握一门就业技术,而非出于学科兴趣。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从侧面反映出现实问题:越来越少学生立志做科学家,也难以成为“大家”,对一般人来说,这更像是风险大、收益小的“买卖”。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