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7月08日 星期日
1
要闻

肿瘤的发生与防治究竟与哪些因素相关?日前在上海举行的东方泌尿外科与男科学术会议上,“肿瘤”成为专家们的焦点话题

与“最聪明物种”过招,不止靠技术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地球上最聪明的物种是什么?你也许会脱口而出,是人类。医生会笑笑,并补充一个答案:除了人类,还有肿瘤或者说癌细胞。

    “癌细胞是我们自身最聪明的细胞,亦敌亦友。这也是它们难治的原因。”日前在沪举行的第二届东方泌尿外科与男科学术会议上,肿瘤防治成为焦点话题。如同大会主持人、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郑军华教授所言,这本是一次聚拢全国乃至全世界泌尿学科专家的年会,话题却远远超出泌尿系统与男科领域,因为,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人类与肿瘤过招已有百年,随着大数据、免疫疗法、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新技术、新理念横空出世,现如今已被不少医学专家视为是肿瘤防治的关键节点。然而,会上不少专家坦言,与“最聪明的物种”过招,不仅仅是靠“抓住技术的风口”这么简单。

    关心食品安全的肿瘤学家

    本次大会首位主旨报告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援引 《美国癌症学会2018年癌症统计年度报告》称:男性一生中罹患癌症的几率是39.7%,女性一生中罹患癌症的几率是37.6%;87%的癌症患者是50岁以上的人群。

    各国肿瘤发生的瘤种有差异,但不可否认,全球肿瘤的发病形势均不乐观。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数据显示,全球肿瘤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6;在中国,平均每分钟有7人被诊断为肿瘤。

    张学敏称,肿瘤的发生主要与三方面相关——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灭活、不可控炎症因素。这听起来是医学专家的研究范畴,但他同时谈到,公众在这个问题上并非没有参与度,肿瘤之所以会发生,与致癌物质、精神因素、遗传因素这三点密切相关。

    已确定约1100种致癌物与80%的肿瘤发生有关。比如,黄曲霉素B与肝癌,芥子气与肺癌,环氧乙烷与白血病、淋巴瘤,苯并芘与皮肤癌、肺癌、胃癌相关……这位长期从事炎症与肿瘤发生关系研究的院士,近年来也关注着食品安全问题。因为他发现,我们死亡率排名前五的肿瘤——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肠癌,主要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与吃相关”。

    “食品安全问题这些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这将成为防控肿瘤发生的重要转折点。”张学敏还谈到,有关精神因素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已被临床医生注意到,但相关认识还太少。

    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每周要接触大量慕名而来的肿瘤患者,在他看来,对于肿瘤,精准预防与重心前移是关键。

    “肿瘤的基因因素是内因,行为因素是外因,两者相互作用。”于金明也谈到公众在肿瘤防治过程中的参与度问题,比如,有的肿瘤发生,行为因素比基因因素更重要,这时就要重预防,要知道,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30%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而有的肿瘤内在因素比行为因素更重要,要重视早筛查、早干预。

    完胜肿瘤的美好前景与不完美现实

    与过去百年与肿瘤抗争的医学史相比,而今的技术进步着实令人振奋。

    张学敏提到了前不久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刊登的一项重磅研究:一名罹患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患者,在经过自身免疫细胞的治疗后,全身的肿瘤竟消失得无影无踪。《自然·通讯》评论称:“这是T细胞免疫疗法首次成功应用于晚期乳腺癌。”

    毫无疑问,各国医学专家、跨国药企巨头,都十分看好肿瘤免疫治疗的巨大前景。包括PD-1抗体、CAR-T在内的免疫疗法被视作肿瘤治疗的重大突破。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在2016年的肿瘤进展上就提出 “精准肿瘤学”概念,即随着技术的发展,今后将不只根据解剖和病理治疗,而是根据每位患者的遗传背景和基因表达给予最佳治疗,希望精准肿瘤学可以精准到如测血型输血一样标准化,如测血压、血糖、体温一样定量化。

    由此,现代医学史有望从循征医学、个体医学跨入智慧医学、精准医学时代,治疗决策来自于临床证据、临床经验及患者个体情况的全面分析。

    不过,理想照进现实还需要时间。于金明谈到,精准医学的发展并非坦途,比如,目前仍未解决肿瘤异质性与耐药瓶颈,需要 “且行且完善”。同样,被视作肿瘤治疗重大突破的免疫疗法,其靶点远不如靶向治疗明确,疗效评价也比靶向治疗复杂,科学界尚未发现免疫治疗的理想标志物。

    事实上,医学专家在与肿瘤的过招中发现,肿瘤细胞也分 “智商”高低,有的肿瘤或者说癌细胞表现为单一显性突变,单一治疗手段即有效,耐药少且出现晚,对它们的治疗就相对简单,这被科学家称为“呆蠢肿瘤”。而也有一些 “肿瘤中的爱因斯坦”——它们相当聪明,受药物攻击后会逃逸、伪装,有多驱动或无驱动基因,耐药常见且出现早。

    科学进步,亦不忘人文关怀

    新技术高歌猛进的浪潮下,海军军医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颖浩始终关注着一个问题:精准医学时代,微创泌尿外科走向何方?

    孙颖浩在主旨报告中提及今年英国《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刊登的全球首个智能抗癌DNA纳米机器人。它利用DNA折纸技术,让这个机器人系统可以在人体内自行找到给肿瘤供血的血管,随后释放药物制造血栓阻塞血管,从而“饿死”肿瘤。在动物实验中,该系统已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机器人都可以去杀肿瘤了,外科医生将是弃儿还是弄潮儿?孙颖浩直陈,面对基因编辑、基因治疗、人工智能、微型机器人、大数据、靶向治疗、纳米、光学、影像组学、免疫治疗等新技术,医生确实需要转型,但并非纠结于是否要放下手术刀,而是要让看似不相关的技术服务于现代医学,服务于患者。

    “精准医学是要利用一切当今成熟的知识和经验、一切新兴的、正在研发的和未来诞生的新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疾病诊疗的精确性,最终达到并发症最少、效果最好、患者最受益的最优治疗效果。”孙颖浩以光动刀、纳米刀等能量型手术刀为例说,手术刀的进化,正是一条向着 “患者损伤更小、生活能力保存更好”的目标进发的道路。精准医学的核心一定是患者的利益。

    无独有偶,在一系列前沿技术交锋的报告中,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院长俞卓伟教授重点谈的就是 “医学人文建设”。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俞卓伟援引美国医生特鲁多墓志铭上的那句名言说,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句话有着新的内涵,即医生在苦练技术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尽可能节约病人和家属的精神成本、体力成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 “不然,你挽救了他的生命,却拿走了他维持生活的费用,那有什么意思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是现代医学成熟的标志。”俞卓伟说。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上海市医学会男科分会承办。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