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7月05日 星期四
8
科教卫;公告

真人“演”游戏、虚拟人“拍”电影,玩家按键操控决定剧情走向

互动游戏电影:未来娱乐新模式?


游戏人物仿生人卡拉。 (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沈湫莎

    说是游戏,它全程只需要按几个键;说是电影,它情节的快慢,乃至情节,又都取决于你选择的按键。不久前在PS4(家用游戏机)上发售的《底特律:变人》一开始被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游戏,但当越来越多的人完成“通关”后,“这是电影”才是更被认同的定义。

    但是,不管怎样,由真人与电脑合成的“人”共同组成的游戏或电影,越来越成为未来的全新娱乐样式。

    精彩的电影还是 “不及格”的游戏?

    这一游戏的三位主角都由真人饰演,通过三维建模和动作捕捉技术移植到虚拟场景。得益于表情和动态捕捉技术的发展,演员面对不同场景的微表情都能被一一捕捉下来,玩家几乎察觉不出,究竟是在看计算机动画还是真人出演的电影。

    不过很快,当你根据剧情需要操控角色走到鱼缸前,游戏和电影的“不同”便显现出来。电影让你看到了一条热带鱼摔在地上,奄奄一息。你必须选择:“拾起”还是“视而不见”,剧情才能进行下去。随后,你要在固定时间内调查屋子,掌握线索的多少关系到你能否成功指认罪犯,并进入下一步剧情。

    在这款游戏中,玩家大量时间不是用来玩,而是用来看剧情,即便在打斗环节,玩家也只需按照提示依次按下手柄上的按键,就能欣赏电脑合成的“惊险”场面。尽管剧情受到了很多人的高评价,但在游戏性上,它却被不少玩家认为“不及格”。因为游戏的所谓好玩,就是要有优秀的可操控性、丰富的游戏内容和具有深度的系统等,而它显然并不全部具备。

    情节让观众决定,是改变电影述说方式的实验?

    看过上个世纪实验电影《罗拉快跑》的人,或许对这种多线程述说故事的模式并不陌生,一头红发的罗拉在电影中选择了三个不同方向奔跑,奔跑速度、处理事情的态度和结局息息相关。和《罗拉快跑》一样,《底特律:变人》的每位主角有三个以上的结局,每个结局内又有五个以上分岔,有的主角的命运甚至在第一章时就已注定。只不过这一次,决定罗拉往哪个方向跑的不是导演,而是你。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末时,国外先行的有线电视节目已经推出了几部由观众通过电话参与选择的“AB剧”,碍于当年的技术水平,每周来自观众选择的当集故事结尾,只能在下周才可以看到,而在今天,这已经通过互联网手段解决了。去年6月,世界最大的收费视频网站网飞(Netflix)宣布开始试播观众可以选择剧情走向的剧集,其中包括两部动画片。

    或许从一开始,《底特律:变人》的制作团队“多元梦境”就抱着改变电影述说方式的“野心”,其导演大卫·凯奇坦言,过去几年里,他们的目标一直是开发出一种全新的讲故事方式,抛弃电影似的2D剧本,尝试创造可以操控时空的、交互式3D剧本。“我的角色不会冲着见到的每一个开枪,他们生活在拟真的关系网中,这才是交互的真实意义。”大卫·凯奇说。

    线性剧情游戏的衰落会带来游戏电影的崛起?

    机器人觉醒的故事被演绎了一遍又一遍,人们很容易在《底特律:变人》中找到《我,机器人》《银翼杀手》《西部世界》等作品的影子。

    截至目前,这款游戏公布的全球销量为100万份,但在一些网站全流程实况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680万,有些单集播放量甚至超过80万,鉴于中国市场可忽略不计的家用游戏机数量,说明大部分人是通过社交媒体“看”,而不是自己“玩”了这款游戏。越来越多的这类玩家有一个新称呼——“云玩家”。

    对于游戏来说这并非什么好事。某知名系列游戏总监艾米·亨尼格女士被问到“你们为什么不做线性剧情游戏了”时表示,很多人都不买游戏了,他们只在线上看视频就当玩过了。而如果把它当作是电影的话,那么超高的社交媒体传播率似乎有益于它的发展。一个显而易见的数据是,“云玩家”中女性占了绝大部分,而这个群体对家用游戏机群体来说完全是增量,制作方可以通过向她们出售周边来获得回报。

    或许现在还很难定义 《底特律:变人》到底是什么,不过大卫·凯奇更站在电影这边。现在的问题是,鉴于几位主演在游戏中的出色表现,不少人呼吁他们参与奥斯卡奖评选,一旦这个提议被接受,那么毫无疑问,游戏和电影的界限将被打破。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