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7月02日 星期一
DS7
文汇读书周报;阅读西方

《“扯淡”的工作:一种理论》


    Bullshit Jobs:A Theory David Graeber

    Allen Lane

    (2018年 5月版)

    上世纪3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预测,20世纪末,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每周只需工作15小时。遗憾的是,现实恰恰相反。如今,平均工作时间非但未减少,还呈愈来愈长的趋势。据调查,如今的平均工作时长已达每周40小时,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作正在不断侵蚀人们的业余生活。更可悲的是,当今社会 3/4的人从事服务类、管理类或销售类工作,他们的日常付出不能给世界带来任何新的价值——这就是本书作者大卫·格拉贝尔的新理论:“扯淡”的工作。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教授大卫·格拉贝尔五年前就已在一篇论文里提出这个理论。经长时间调研,他指出,这些工作的定义和目标都含混不清,人们只是长时间地坐在办公室里,不断地刷新和回复电子邮件,就连收发邮件者本人也说不上自己的日常工作有何意义。格拉贝尔认为,当我们提出“对世界有意义的贡献”这个短语时,就陷入了“定义的盲区”。毕竟没有多少人会在每天上班前自问:“今天我要为世界创造什么价值?”更多的人倾向于把工作定义为 “封闭的自我循环”,而不会延伸到其他领域。然而,每个独立的个体无法抑制对“意义”的渴求,这就使得他们相信,如果自己停止收发这些邮件,这个世界将面临短暂的停摆。

    格拉贝尔试图探索人们对工作的态度,以及如何定义工作的价值。换言之,人们对“创造力”的定义是什么。他用尖锐、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后现代的社会,被大量没有直接成效的工作所充斥,冗杂的管理体系和明显的低效构成了当前复杂的工作环境。倘若削减40%的现有岗位,剩下的劳动力仍然足以支撑机构的日常运作。格拉贝尔还指出,随着机械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何摒弃这些“扯淡”的工作,以及如何妥善处理过剩的劳动力,无疑将成为下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杨懿晶)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