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
10
文艺百家

梳理马路记忆,是对城市历史的深沉回望


愚园路1315弄4号,是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的故居。

    汪涌豪

    初辟于1911年的愚园路,全长仅2.7公里,却历经了上海开埠以来的百年沧桑。尤其上世纪20年代后,这里集中兴建了许多花园住宅和新式里弄,有列入保护名录的特色建筑百余处。其前世今生所隐蓄的丰厚的历史故事与人文资源,不仅引来有心者发为专书,还被拍成纪录片,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要说徐锦江 《愚园路》 一书及同名纪录片之所以在读者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首先自然是因其本身的特殊性。作为上海难得的一条从未易名的马路,愚园路串连起多种文化交叠的西区繁华,不仅关联足以引发人怀旧情绪的过往岁月,还因时代潮流的激荡和风云的变幻,成为近代上海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地。所以,这里既能寻觅到早期革命者与爱国人士的足迹,也可让人身临其境地感知理想与现实交错中,那些惊心动魄的谍战往事。至于曾驻迹此地的名人如康有为、李济深、邓演达、茅盾、林语堂、沈钧儒、黎锦晖、路易·艾黎、施蜇存等,因时代风云际会所赋予的各具声色的人格魅力和文采风流向周边辐射,更弥散在整座城市,成为上海人难忘的经典记忆。

    所以在上述作者和纪录片创作者心中,它远不仅仅是一条马路,而是可用作解读城市的符码。事实也是如此,马路虽不过是车水马龙、市声烟火勾串起的城市的外在筋脉,但其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背后,从来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对愚园路而言,还承载着近现代以来东西方文明碰撞与交流的印痕。这些既可让人抚今追昔,明了自己的发源与身世,又能提醒人对过往的追怀,正是为新的出发。因为中国人从来以为,人之所以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是为有以自镜。从古代江南市镇道路与街巷的初兴,到晚清、租界时期乃至1949年前上海马路的渐渐成形,东西向马路统一以城市命名,南北向马路以省份命名,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更形成道路方位以地方省市命名的原则,许多马路的历史不免湮没在时光之中。比如距今未远的民国,因其时民族工业复苏,带动闸北地区出现“永兴”“华昌”等路名;1920年代后期,在江湾五角场地区也出现了“国权”“民立”等路名。但今天的情形不同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和体验经济崛起,富足了的城市人既安适于当下的生存,在展开未来设想的同时,自然会对过往的历史有了解的冲动,这就是大到盛世修史、小到富而修谱在今天不断出现的原因。对于城市马路的梳理也一样,它是富足了的城市人在安足于一室之内的生活后,因认同自己前辈的付出,而对寄居的土地所作的一种深情而诗意的回望。

    并且,这种回望因我们所身处的如福柯所说的“空间的年代”,或远与近、相聚与分散“共时性并置的年代”而变得更为殷切,我们对城市的经验,因此不再炫惑于高科技带来的虚拟的场景变换,反而更留意随时间的延伸,它自身历史的多面性延展。对城市马路与其他公共空间的审视也是如此,它促使我们在全球化带来的营造模式趋同的当下,在觉察到自己只是追赶途中陌生的过客,自己对城市的向往,正日渐被新起的高楼与新辟的道路所阻断的困惑中,认真反思城市之于自身存在的辖制。即一方面,它让行走在其间的人得以享受现代化带来的时尚与便捷;但另一方面,又无时无刻不在扩散着现代意义上的孤单,让人心失去归属,有找不到方向的迷惘。惟此,如何避免一味张大城市经济属性、物质功能和数字化特性,培植适合人诗意栖居的人文关怀,才引来人们的关注。这种对马路历史的盘点,一如对城市文脉的梳理,正回应了城市须滋育与护惜人文的世界性潮流。

    必须指出,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对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够重视的,对城市马路与街区更多随意更动甚至毁弃。其实,城市空间视觉呈现的多样繁复,决定了其意义指涉必然是多重的。在全球都市发展的当代语境中,城市本身亟需用历史和文化两个关键词来重新定义。如何既关注“物质城市”“科技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建设,更关注“人文城市”的培育,由此悉心保护城市固有肌理,凸显由马路串连起的家园特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能赋予城市以形式上的美感,其褶皱间所隐蓄的故事还可以丰富人对城市的认识,进而增进人对它的认同。要言之,马路作为城市的躯干与四肢,关乎城市这个“生命活体”的活力,并且是这种活力最直观的载体和象征。它以自己悠久的积累不断地向外输送,给予城市人以精神的安慰,在保存城市记忆,赋予其高上格调与品级方面,具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重要意义。

    所以为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计,我们应确立城市不仅是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水平高端的物质实体,更应该是适合人诗意栖居的人性空间的观念。不仅要在高楼大厦和灯光璀璨等“物性”指标上多所着墨,更要从城市的便捷性、安全性与城市文化设施分布的有效性、合理性等角度。当然,也包括从马路与街区的固有风貌如何保护、历史与文化的功能如何开发的角度,赋予它更多的“人性”与“诗性”。如此使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得以统一,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这样城市的精神层次才会提升,城市人的心理空间才有长养扩充的可能。

    21世纪,人们越来越向城市集聚,由此带出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已成为理解城市的关键,而一条有历史的马路,可以为增进这种理解提供有效的帮助。它使人懂得,过去城市的规划是如何植基于市民的生活,今天城市的发展应为让人获得健康文明的生活作出怎样的努力,包括怎样谦卑地向传统学习,向祖先汲取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不断提速,国人越来越关注“城市愿望”的表达。一般人的要求自不免与具体的生活感受相挂联,但城市的管理者须明白,这种愿望的最终指向,首先应基于人与城市的互动与协调。城市中的马路像足了把人绾聚在一起的链条,它既凝聚起让人自觉照奉的城市文脉与精神,又能发展为集休闲、学习、工作和创造于一体的新的社区文化和里弄文化。所以,它们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源头,是城市永续发展不可忽视的根本。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