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3月04日 星期日
4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优化营商环境“最高标准”如何落地


在浦东市民中心内的工商注册窗口,前来办理工商注册的 包含自 贸 区在 内的 企业代表进行业务咨询和办理。本报记者袁婧摄

    ■本报特派首席记者 张懿

    优化营商环境,很可能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过去一段时间,包括上海在内,全国许多省区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开放地区纷纷提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建设目标。昨天是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日,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提交大会发言,聚焦营商环境,积极建言献策。

    从国际竞争看差距

    “对标最高标准”代表了一种态度,但不只是态度。“最高”必须落地,为此,需要对其概念有准确理解。

    胡卫认为,“最高标准”的营商环境,目前应当着重体现以下特征:重点领域是服务贸易与投资;政府不仅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更要依靠信用监督、自治自律,并且推进相关政策的规则化,提升透明度。

    如果说“未来的竞争就是营商环境的全面竞争”,那么,东亚和太平洋区域营商环境的竞争特别激烈。目前,该地区不仅拥有我国香港、新加坡这两个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前十的经济体,“改善最多”的十大经济体中也占了两席(文莱、印尼)。总体上,东亚25个经济体中超过2/3在过去一年实施了45项营商便利度改革,比前年的改革数量激增了60%。在此背景下,虽然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营商环境大幅优化,但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在国际通行标准下,我国营商环境各单项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在世界银行的十个单项指标中,我国最高的单项能排到全球第五位,但最低的仅列第172位。

    从“最高标准”找问题

    对照世界银行相关报告所定义的营商环境标准,我国在工商登记、合同信用、资金融通等方面进步很大,但涉及行政审批或督办事项依然效率较低。胡卫认为,对标“最高标准”,国内营商环境的根本问题是要深入推进改革,化解条块分割,加强流程整合和审批简化。

    以企业设立为例,如今开办企业的全球平均耗时为21天。如果仅看工商注册登记环节,中国得分接近于国际先进水平。然而,从登记到实际营业,还需多个核准环节,我国亟需在此加快改革步伐。

    依照国际评估标准,衡量企业设立是否便利,考察的是所有类型企业的整体水平。这意味着,政府部门不仅要关注那些无须审批的投资项目,更该提升那些需要大量审批项目的办事效率,因为后者可能严重拖累营商环境评分。因此,有必要全面摸底审批环节,不应只统计最快流程,而应根据行业设置权重,计算平均时限、成本、流转环节等。

    改革举措要让企业更有获得感,就要直面关键问题,攻坚克难,提高政府效率,特别是涉审批权环节上的确定性和透明度。胡卫说,目前不少地区的改革重点在于机构简化或联合办公,而“最高标准”往往要求提高保护标准、维护公平秩序、严格透明执法。为此,有必要改一改“管”的思路,应该在更多领域让政府扮演便利、观察、维护的角色。

    此外,市场化改革也需要推向更大范围,以应对近年来亚太区域营商环境竞争强度显著提升的状况,响应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的需求。胡卫说,对上海而言,提升生物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进一步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业等“攻坚试验”,都应是未来改革的重点和亮点。

    从“全程在线”找抓手

    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无疑能显著提升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着眼于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抓手改善营商环境,胡卫也专门提出了几条建议。

    目前,不少城市都提出要加强互联网政务平台建设。胡卫认为,这类平台的建设,应强化“省级统筹”,形成覆盖全省 (直辖市、自治区) 的统一平台,从而整合各级政府和部门、特别是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服务资源,构建起省、市、县三级联动,统一入口的框架。

    其次,政府事务上网,应该更加积极主动,确立“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原则,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扩大在线政务服务范围。同时,政务服务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以企业为中心开展流程再造,推进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办理,实行一口受理、网上运转、并行办理、限时办结。

    此外,政务服务需要打破条块分割、打通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包括开展政务服务相关信息的网上验证,凡是能够在线核验的信息、在线复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重复获取、提交。为此,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省区市要向下开放数据接口,并建立健全电子证照、公文、签章等标准规范。

    胡卫说,提升营商环境的目的是与外部竞争,重点是国内改革。只有将国内的整体实践与国际最高标准进行对标,以便利化、亲商性为标准,将零散的制度创新实践在集成体系下检验和评价,才能提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可操作的实践方案。

    (本报北京3月3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