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3月04日 星期日
4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提案关键词:关注青少年


    ■本报特派首席记者 张懿

    中小学“秋假”该落实了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2013—2020年)》 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秋假。这份纲要,国务院要求到2020年前逐步落实。

    增加中小学生秋假,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满足市场需求。不过目前,中小学秋假制度还没有国家层面的具体细则或指导意见。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煜建议,我国应从完善立法、培养国民休假意识等方面,促进中小学秋假及带薪假期有效落地,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制度保障。

    具体来说,可考虑在9月底设置三天秋假,使其能与国庆黄金周连在一起,形成一个10天左右的假期;或者,可将暑假缩短三天,根据各地特点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期间选择增加一个秋假,并与双休日连成5到6天的假期。建议教育部门结合秋假制度调整教学计划及考核要求,同时要加强带薪假期制度的有效落实,使得家长有机会带着孩子出游。

    儿童票能否以年龄为标准

    我国一直以来在公共服务领域对儿童提供票价优惠。但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成员、上海光源二期工程总工程师何建华认为,某些规定已不符合时代发展和有关法律精神,特别是交通领域多以身高来区别提供儿童优惠,缺乏法律依据,也不科学、不合理。

    目前,我国交通领域只有民航系统采用年龄 (12岁) 作为儿童票的标准。何建华说,如果说若干年前以身高作为一种简便、易于识别的标准情有可原,但今天,身份证件与年龄信息被广泛使用,以年龄作为标准既于法有据、科学合理,也便于准确执行与遵守。

    何建华建议,公共服务领域 (铁路、公路、航运、航空及公园场馆等)儿童优惠票须以年龄作为标准,禁止设立其它没有法律依据的标准。此外,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儿童的具体年龄,但从相关法律文件推论,建议以14岁作为强制性标准,是否进一步放宽可由各相关部门自行决定。

    要让家庭成为更好的“第一课堂”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研究表明,家庭教育的优劣,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影响深远;家风的好坏,不仅影响着个体成长,也影响着家庭和睦及社会风气清正。这几年在党和国家大力推动下,家庭教育在全国各地重又热了起来,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家长普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手段,全社会缺乏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者,政府缺乏充分整合全社会资源的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建议,大力发挥高校的专业作用,探索在有条件的大学设立家庭教育相关专业,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大力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探索建立家、校、社联动的立体化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挥全社会的作用,建立全新的家庭教育治理体系,吸引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及民间优质家庭教育资源提供有品质的家庭教育服务。

    (本报北京3月3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