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2月12日 星期一
5
时评;国内

松阳: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陈佩珍 驻浙记者 蒋萍

    位于浙江西南的松阳县,共有71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华东地区传统村落数量最多、风格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杨家堂的“从拯救老屋到整村修复”、酉田村的“从废弃牛栏到有根的民宿”、岱头村的“从吊瓜到高山生态稻”……一幅幅“新山乡巨变”的画面在松阳铺开。松阳传统村落的现代复兴之路无疑对我国传统村落的活态保护有可借鉴和可复制的意义。

    从去年公布拟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后,一年来这里又发生了新的变化:竹林剧场、大木山骑行茶园、兴村红糖工坊、松阳老街非遗馆、石仓契约博物馆、农耕馆、爷爷家青年旅社、木香草堂拔地而起……这座被称为“古典中国”的县城又注入了现代化的血液和动力,在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路上谱写新篇章。

    竹林剧场:一个会“新陈代谢”的剧场

    从松阳县城出发,在山间穿行半个多小时后就到了叶村乡横坑村,竹林剧场就在这里。松阳漫山遍野都是毛竹林,它们韧性很强,地下根茎互相勾连,就好像建筑的基础。从上往下看,剧场完整地被包裹在层层竹林中。

    这是毕业于哈佛大学建筑系、“省千专家”徐甜甜设计的作品,她利用生长的竹子,像编竹筐一样,用天然竹子围合出类似鸟笼形状的剧场。竹子有一定的生长周期,老竹子死去,新竹子长出,这样竹林剧场每年都可以进行“建筑材料”的更替,竹林剧场的形态随着竹子的生长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个剧场成了一个会“新陈代谢”的活态建筑。在竹林剧场里,曾上演了浙江省“戏曲界的活化石”———松阳高腔 《三状元》。

    在明代画家仇英的画 《独乐园图》 中,就用天然的竹子来维护空间,这种对自然的崇尚,也体现在了松阳今日的乡村建设中。除了竹林剧场,徐甜甜还在松阳建了大木山竹亭、大木山茶室、平田农耕馆和兴村红糖工坊。其中红糖工坊让当地传承数百年的古法制糖传统业态有了新的变化,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乡村振兴:文化是内核

    松阳吸引了一批建筑名家前来。中央美院数字空间与虚拟实验室主任何崴将一座普通夯土民居改造成爷爷家青年旅社:通过对这个普通民宅进行改造,赋予爷爷家一颗年轻的心脏,将之改造成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青年旅舍。清华大学原建筑系主任许懋彦将一座闲置的废弃老屋进行保护性改造,保留房屋的外立面,室内作了木屋效果的装修,成了现在的木香草堂。

    日本“大地艺术之父”、国际著名策展人北川富朗去年应邀来到松阳之后,在各种场合不断地提到松阳:“松阳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而且非常好地保护了自然景观。在人口稀疏的古老村落,有许多地方特色浓郁且设计新颖的民宿设施。游客可从高处一览秀丽风光,这个构思和成果令我十分吃惊。走进竹林里,还有上演传统戏剧的优质舞台;以传统地方特产红糖为主题的纪念馆里,也会上演高品质的人偶戏和民乐演奏,对此我深受感动。”

    松阳的这些改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据统计,2017年全年松阳共接待游客205.1万人次,实现营业经营总收入12759.2万元,两个数据分别同比增长32.6%和40.31%。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看来,松阳符合“古典中国”的条件:“它最大的优势是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有几十个。这些村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平地村和山地村。平地村分布在瓯江上游松荫溪两侧的松古盆地内,以界首、吴弄和山下阳为代表,其建筑质量在浙江省内亦属上乘。”

    与此同时,松阳县“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理念的思索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文化就是乡村的灵魂。传统村落是巨大的文化遗产宝库,渗透着中国传统的道德教化、礼仪规范,以及各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手工技艺,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只有让这些文化基因重新注入乡村的母体,乡村振兴才有希望,所有的“复活”才有依据。松阳强调乡村振兴由文化引领,这种文化是以原真的乡村文化为底本,同时有机兼容部分现代文化;这种文化不仅要成为乡村振兴的内核,也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手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