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2月07日 星期三
9
人文聚焦

留一段旧时记忆 续一章城市华彩

工业遗存的艺术转身


正是工业遗产改造实践中一个个活色生香的范例,让人们心中难舍的记忆不曾远去,为你我的生活提供一种整体性的精神力量与共同记忆。图为八万吨筒仓外景。                          (资料图片)
龙美术馆西岸馆内景。

(资料图片)

    上海是我国工业文明的摇篮,曾在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城市改造、工业转型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过程中,留下大量凝结工业历史、见证社会变迁的空间遗存。它们如同城市日记,有着独特的保存价值。然而,这太多的记忆又该如何安放?

    “上海2035”城市规划显示,展望2035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专家学者眼中,老旧的工业空间作为与城市更新密切联系的一类新型文化遗产,正在成为城市活力之源。其中,成为美术馆或者博物馆,在更长的岁月中延伸生命、绽放华彩,是很多工业遗存留住旧时痕迹的经典归宿———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巴黎奥赛博物馆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不少美术馆、博物馆,前身都是原始功能凋零的城市空间。借由设计师的奇思妙想,活化的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片城市区域。

    相关链接

    在海外,这些工业遗存都已成城市活力之源

    保护大量工业遗产需要的智慧不亚于人类创造它们时的所需。对此,许多国家有过大量探索,并总结出了一些成熟有效的操作模式。

    “整体保护”模式

    所谓“整体保护”模式,是指既保存工业遗产中的建筑物、工业设施等物质实体,又保存工业遗产积淀下来的文化和传统等精神内涵。一般是在保持工业遗产原址原貌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修缮,重新规划空间序列的组织、设置参观流线,同时利用一些重要建筑、场地和设施等塑造具有代表性的空间节点,向人们展示工业遗产的原始风貌和艺术文化价值。

    德国措伦煤矿露天煤炭博物馆:基本保留了原厂区的所有建筑、环境和景观,将旧厂房翻修一新,用于展示工业流程。废弃的火车和铁轨经改造,成为园区的游览工具。措伦煤矿露天煤炭博物馆十分注重观众的观赏体验,通过还原真实的氛围制造“穿越感”。厂房内保留了许多大型机械和设备,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参观者可以以矿工的身份参与煤矿工作,感受工人们的艰辛劳动和拼搏精神。

    雅典工业燃气博物馆:由建于1857年的雅典工业燃气厂整修而来,于2004年竣工。大部分建筑得以保留,绝大部分机械设备都完好无损,从工厂搜集的各种物品以及工业燃气设备构成了工业博物馆的丰富馆藏。沿着博物馆特定的小路,游客将有机会参观游览工厂设施和工业燃气的生产线,了解工业文化遗产、工业考古、创业、工厂工作条件、能源的新旧形式等方方面面。

    “保护与再生”模式

    “保护与再生”模式是将工业遗产的建筑实体保存下来,通过功能置换和空间重组,改造成其他主题的博物馆。这种改造模式通常与城市结构调整与历史区域复兴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这一改造模式赋予工业遗产全新的功能和主题,所要求的建筑形象及空间规模会与原有遗产有所差异。

    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泰特现代美术馆于2000年建成开放,由瑞士著名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莫隆设计,它由一座建于1947年的旧发电厂改建而成。改造方案尊重了原有的城市肌理和特色文脉,巧妙地利用了工业建筑的形象特征和空间组织来塑造新美术馆的独特气质。

    德国纽伦堡文献中心:改造自德国纽伦堡的一处旧钢厂遗迹。奥地利建筑师甘特·多米尼格在处理原有工业遗迹和新功能空间的关系时大胆进行了具有“解构”意味的尝试。新建部分无论在材质和形态上都与原有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多功能厅被金属表皮包裹,形态简练,它上面悬浮着一条狭长的玻璃和钢的构筑物,倾斜着插入老厂房原本规整平稳的空间体系,用以提示新与旧的反差。

    德国北极星公园:北极星公园位于德国盖尔森基兴市,是游憩公园模式的工业遗产旅游地。公园建立在一个煤矿废弃地上,其最大特点体现在生态保护与恢复方面。整个矿区进行了大量的生态恢复,原来的煤渣山经绿化改变了面貌。排污河经过治理后成为一条旅游和休闲河,滨水区的改造设计使这个游憩空间独具特色,视野开阔,可以举办各种大型户外活动。

    ■本报记者 李思文 范昕

    八万吨筒仓、1908粮仓艺术空间、艺仓美术馆、龙美术馆西岸馆、余德耀美术馆……今天,人们身边这些承载着美与创意的活力空间甚至是魅力地标,均隐藏着值得追溯的“前世传奇”———它们竟然是由煤仓、粮仓、工厂、车间、飞机库等废旧空间华丽转身而成的。未来在这座城市,还将有更多的工业遗存以艺术的方式重获新生:在徐汇滨江,四个小油罐和一个大油罐将成为油罐艺术公园的核心部分;在吴淞工业区,一大片型钢厂房将迎来上海美术学院新校区,对标的是国际艺术城区……

    正是工业遗产改造实践中一个个活色生香的范例,让人们心中难舍的记忆不曾远去,为你我的生活提供一种整体性的精神力量与共同记忆。

    煤炭没有了,艺术装进去了

    多年以前,黄浦江东岸的民生码头,一幢由30个大筒组成的长140米、高48米的立面建筑曾是“亚洲最大粮仓”,机器轰鸣伴随着浦江汽笛长鸣,散粮倾泻而下,工人往来穿梭。多年以后,2017年金秋十月,庞大的筒仓已不见工人的身影,聚集在此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0位建筑师、艺术家、策展人。

    昨天的“亚洲最大粮仓”,变身今天的城市空间艺术秀场“八万吨筒仓”。共分7层的巨大筒仓里,外挂扶梯建立起建筑的公共性。展品与建筑穿叉组合,犹如一个巨大的混凝土山谷开出奇花。废弃的粮仓经改造,不但重回公众视野,它所释放出的1.6万平方米展厅面积,恰恰给艺术提供了太多的可能。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时为某家画廊总裁的张熹从“老白渡”路过时,看见一个巨大的高四层楼的水泥框架。“在这种高价地段,居然有这么大一个水泥框架,我很好奇,后来了解到这里原来是煤炭码头,水泥框架是装煤的仓库。我就想是不是能够利用起来。”张熹回忆。

    六年后,煤仓成了艺仓,以“艺仓美术馆”出现在人们眼前。建筑师柳亦春用水平向的挑板来打破煤仓原来封闭的空间,将其打造成内部空间大小各异、曲径通幽的现代展馆,建立建筑和黄浦江之间开放的关系。改造中,系缆桩、高架运煤廊道、煤仓、抓斗、船锚、起重机轨道及烟囱等实物都保留了下来,有些则成了雕塑。首展在3个月展期内即引来十万人次观展。“我们的想法是,煤炭没有了,艺术装进去了,所以取名艺仓。”张熹说,“废弃的空间只要你有想法,赋予新的理念,就能焕发新的魅力。”

    过去,这些仓库是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舞台,如今人们既可以在仓库中回忆这座城市的历史,也可以感受人

    类智慧所塑造的崭新世界,这些都增加了工业遗址的意蕴与城市的底蕴。

    新的展陈勾连出旧的回忆

    “过去这里整日吐着白烟,是当时上海最高的烟囱了。”2017年10月1日,64岁的唐继芳站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65米高的大烟囱下,领着年轻观众走进“大烟囱”,讲述博物馆的前世故事。这一天,恰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五岁生日。

    带有大烟囱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是南市发电厂的工业遗存。从1971年开始,唐继芳在电厂工作了33年。唐继芳说,2007年后,厂子静了下来,昔日昼夜回荡着的机器轰鸣声没了。她曾工作的旧厂房,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成为五大主题展馆之一的城市未来馆,如今又变身一座“艺术电厂”。

    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看来,这片重新“发电”的场馆也有工业遗产改造中的坚守。“过往排污排废的工业化装置本身也是历史的承载体。建筑师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来的建筑形态,工业文明的肌理延续至今。”内部展览与外部世界从空间、历史、人文角度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改造是对工业遗存的利用和活化。

    对唐继芳而言,艺术展品就像另一种发光发热的煤炭,勾出了回忆。她说,创新利用,能够让更多的人追忆。原先是发电厂里的煤灰分离器,成为四团醒目的橙色钢铁结构,被戏称为”四大金刚”。以前维修汽轮机、发电机的大吊车被完整保留。昔日工人,抬头看见吊车,仿佛回到了过去。工业遗产中有意义的部件被新的艺术空间所使用,从而让公众看见,形成想象的反转,在博物馆里实现另一种生活。

    这样的保护与再生,在上海老厂房的改造中比比皆是。选址原北票码头的龙美术馆西岸馆,“伞拱”结构与原北票码头保留下来的构筑物“煤漏斗”形成视觉呼应,通过类比来达成“新”和“旧”的整体性。

    龙华机场大机库,如今成为印尼华人收藏家余德耀的私人美术馆。改造中,3000平方米的玻璃大厅旁引入户外的绿树,联合了老机库改建的主厅和东面滨江户外空间,成为“绿盒子”公共空间。老机库的沧桑,与新建玻璃大厅的亲和融为一体。

    人们也看到,春明粗纺厂变身M50艺术区、老码头仓库成为上海美协创作中心东外滩艺术空间、玻璃仪器厂改为玻璃博物馆……

    昔日工业建筑,如今成为充分体现文化延续性,由现代人共享记忆的文化新空间。游客穿梭、抬头低头之间,工业时代的遗迹与新时期市民生活细密铺开,记忆、文化与群体彼此交融,令人动容。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