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2月01日 星期四
5
时评;国内

平昌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成立

参赛项目创新高,82名运动员将参与比赛角逐


    ■本报记者 谢笑添

    冬奥会的脚步日益临近,平昌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今天在北京成立,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任代表团团长。届时,将有82名中国运动员参与5个大项、12个分项、55个小项比赛的角逐,参赛项目创历届新高,代表团规模仅次于八年前的温哥华冬奥会 (该届冬奥会得益于中国女子冰球队的入围)。

    参赛项目的拓宽展现出中国冬季运动近年来在部分弱势项目的发展与崛起,尤其是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冬奥大项雪车。凭借着在奥运资格赛收官阶段的逆袭,中国雪车队首度跻身这一大项,获得了男子四人雪车、男子双人雪车及男子钢架雪车三个小项的参赛资格。此外,速度滑冰男女集体出发、混合冰壶、自由式滑雪男子U型场地技巧等小项也将首度迎来中国运动员的身影。

    参赛面不断延伸的背后,体现出我国在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后对于冬季项目不惜力的投入与热诚。除了推动冬季运动普及、加强裁判教练员团队建设等手段外,针对冬季项目后备人才短缺的现状,我国还积极探索跨界跨项运动员的交流与输送。纵观国际体坛,夏季项目运动员跨界冬季项目的例子并不算少,多为自发性的个体行为,而中国则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

    在2015年中国申冬奥成功后方才组建的中国雪车队即是典型范例。作为本次成立仪式上的运动员发言代表,雪车队队员邵奕俊此前一直于上海田径队主攻铅球,正是在2015年底通过跨界选拔进入雪车领域。从最初“舵手不会开、刹车手不会刹”的窘迫,到后来多次在国际赛事夺得佳绩,邵奕俊坦言,突破的背后来自于日复一日在零下30摄氏度的赛道中摸爬滚打。

    大部分跨项甚至跨界的国内选手多在原本领域发展前景有限,但万事皆有例外。中国短跑队曾经的领军者、去年在天津全运会后正式告别赛道的张培萌,也在今天正式加入国家雪车队。张培萌的跨界至少在目前符号意义更大一些。尽管早在运动员时代就考虑过转项冬季运动,但由于体重过轻无法从事心仪的雪车,张培萌在专业教练的建议下选择了危险性更强、也更适合其体质的钢架雪车。尚未正式上过雪道的张培萌至今未能克服那种“头朝下”俯冲的恐惧感,而他这次也不会以运动员身份前往冬奥会。不过,田径场上的“百米飞人”并不甘于仅仅作为跨界人才选拔的一个符号,“不会因为害怕就放弃了梦想,四年后的北京就是我的目标”。

    曾经的弱势项目正在不断发展,但客观而言,在即将到来的平昌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的夺金形势依然颇为严峻,而这与中国队优势项目的特性息息相关。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看来,与过去数届冬奥会类似,中国代表团的夺金点并未随着参赛面的拓宽而增加,依然集中于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传统优势项目。基础差、底子薄、缺项多、短板明显、保障不足,在我国冬季项目的发展过程中,以上顽疾依然凸现。倪会忠认为,即便抛开加拿大、美国、德国、挪威等冬季体育强国,与荷兰、瑞士、意大利等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第二集团队伍相比,中国代表团仍处于劣势。在他看来,身处第三集团的中国队应将比较的目标定于日本与韩国两大邻国。

    (本报北京1月31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