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1月24日 星期三
6
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别放弃“落伍”的制造型小企业


    ■本报记者 徐晶卉

    作为特大型城市,上海要应对综合成本持续上升的问题,必须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迈进,聚焦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能级。不过,市政协委员沈钦华却提出,除了“聚光灯下的企业”,也要关注大量小型传统制造企业的生存和转型。

    “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小型制造企业错过了转型的机会,正在低效率、高成本的泥潭里挣扎。就算他们想通过一些商业运作———商标转让、股权转让、品牌授权、商业模式重构等,来重获生机,还是会遇到问题。”沈钦华认为,虽然这些企业算不上高精尖,但他们有自己的历史,也有自己的品牌,在上海制造整体品牌的打造中,政府不能放弃对这些企业的扶持,而是应借助标杆企业的示范作用,利用新技术、新管理方式,带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升级。

    沈钦华认为,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涌现出一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这些技术边际成本不高,适合与小型制造型企业对接。他建议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组建针对地区或特定行业的“工业4.0”专家团队,引导一部分有条件的企业推进“工业4.0”改造;也可以和国内的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合作,通过垂直领域的“物联网化”,带动相关中小生产企业的流程自动化和管理创新。

    对于大量仍处于“工业2.0”到“工业3.0”之间的中小企业,沈钦华建议引导他们使用相对成熟的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改进生产和管理。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