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1月19日 星期五
3
综合

春节,清净空气涵养城市文明

《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正在改变市民的过年方式


    ■本报记者祝越

    外环线内“零燃放”,外环以外地区的燃放也明显减少了———今年是《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实施的第三年,上海市民能从安静的夜晚感受到城市发生的变化———“零燃放”政策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人们正逐渐习惯没有烟火味的春节,在清净的空气中,文明观念正在形成。

    立法亮点:禁放区域扩大为“本市外环线以内区域”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条例》,禁止在外环线以内区域、外环线以外八类场所燃放烟花爆竹;在禁放区域内不得经营、储存、运输烟花爆竹。重污染期间一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将禁放区域从内环线内扩展至外环线内,法规的修订跨越了20年———上海自1995年起实施《条例》,20年中仅作过一次小修改。随着上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备受关注,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也年年发生,现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越发凸显。

    2014年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厉明等138位代表联名倡议:春节期间市民少放、不放烟花爆竹。翌年的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金永红等58位代表再提立法案,建议用更严立法管控烟花爆竹燃放。连续两年,与扩大禁放范围相关的书面建议就有九件。2016年1月1日,新修订的《条例》正式实施,将禁放区域扩大为“本市外环线以内区域”。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说,这些规定意味着本市“外环线内全面禁放”正式成为常态化管理制度。

    市民获得感:不用呼吸呛人的空气,也能安心睡个好觉

    市民王先生从普陀区搬家到青浦区。为庆祝乔迁之喜,他在青浦区购得鞭炮。当天下午,社区民警就上门回访,得知他准备在普陀区燃放鞭炮,便对他开展耐心劝说。之后,王先生主动到派出所上交了鞭炮。

    像王先生这样主动上交鞭炮的案例,在申城不在少数。禁燃令是一个信号,让更多市民在灯影和汤圆中追寻年味,涵养城市文明。

    “《条例》强调通过宣教并重,鼓励移风易俗。”丁伟说,烟花爆竹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涉及面广,需要相关行政部门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因此,早在《条例》出台之前的2014年12月,市政府就成立了市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联系会议,综合协调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各行政部门共同协作:市教委在学校发放烟花爆竹禁放告知书;市民政局与婚庆公司签订告知书;市工商局对农贸市场开展烟花爆竹禁放宣传……

    广泛动员之下,禁燃行动得到了市民群众的支持。2015年末开始,全市5万民警与30万平安志愿者组成混编队伍,深入社区广泛动员居民参与到移风易俗的行列之中。民警王贵富值守在虹口区张桥、泾东社区。《条例》实施的第一个春节,王贵富收缴了11万响烟花爆竹,“往年过年的时候,居民们都想睡也睡不着,因为外头空地上放烟花爆竹的声音此起彼伏。”2016年元旦开始,王贵富照样要巡查到半夜,不过,再也不用呼吸呛人的空气,居民区也是一片静谧。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