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8月16日 星期三
4
近距离

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想比什么都重要


    对话院士

    美国科学院院士:优先泊车?

    文汇报:美国科学院通知您新晋院士这个好消息的同时,还让您交了400美元的会费?

    袁钧瑛:前几年,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会费好像是每年200美元,现在也“涨价”了,每年400美元。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主要分为三类:院士、荣誉院士和外籍院士。院士拥有推荐和选举新院士的选举权,以及被推举担任美国科学院公职的被选举权。如果院士3年没有缴纳会费的,就会被自动转为荣誉退休院士。而在美国国家工程院,只要拖欠会费4个月以上,理事会就会将其转为非活动院士,在其将拖欠的会费缴清后可以转回活跃院士;而连续缴纳会费10年以上的活跃院士,在年龄达到75岁以上的,可以申请

    转为荣誉退休院士。

    文汇报:作为美国科学院的院士,有什么待遇吗? 今后拿项目或者申请科研经费是不是更容易了?

    袁钧瑛: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待遇。我记得最经典的例子是著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的故事,他是1979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1986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奖之后,加州伯克利大学在学校停车场给他立了一块牌子“此车位由李远哲教授优先使用”,并不是给他一个车位,仅仅是“优先使用”而已,车位的产权还是学校的。科学院院士在美国是学术界的最高荣誉,但它和拿项目、申请科研经费并没有关系。申请科研基金,最关键的还是要看你项目本身的质量如何。在成为院士之前,我申请经费也从来没有遇到过问题。当然,如果你是院士,说明你过去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学术界较为广泛的承认,也许别人可能会比较尊重你的意见。

    高分成绩单,未必能反映学生的科学理想

    文汇报:5年前,您就回国领衔组建了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并出任中心主任,您对国内科研的发展有何评价和建议?

    袁钧瑛:这几年,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得非常快。我相信再这样锲而不舍地坚持发展二三十年,中国的科学事业,尤其是基础科学一定会有很大的飞跃。但从目前的情况而言,中国从事科学研究的团队与世界上科技领先的国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以哈佛为例,在哈佛医学研究中心为圆心的1-2平方公里之内,有5家大医院,汇聚了大约1-2万名科学家在从事研究工作。这样的规模,我们国内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文汇报:您认为怎样才能有效地增强中国科学家的团队?

    袁钧瑛:我们的大学要培养年轻人的科学理想,他必须真的热爱科学,这是最重要的。据我所知,哈佛生物医学专业大约每年在中国顶级的大学招2-3名博士生,二十多年来至少也招了四五十名了吧。但他们现在留在哈佛做生物教授的只剩两三个人。这几十个生物学博士去哪里了? 除了去制药公司以外,很大一部分去了华尔街。华尔街的收入可能是在哈佛做教授的两三倍啊。一个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理想,学校给的成绩单是未必能反映出来的。但学校最重要的,恰恰是要培养一个人献身科学的理想、有强烈的科学发现的兴趣,但这无疑比教会学生背公式、背定理要难多了。

    其次,还应加大对科学家团队的投入。举个例子,我们现在规定科学基金用于人力成本的比例是10%,也就是一个投入1000万元的科研项目,用于科学家的收入只能100万元,其余的只能用于购买设备、开会等等。收入太低了,怎么可能把一流的科学人才吸引回来呢? 科学发现、科学创造的最主要的动力源是科学家啊!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