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7月23日 星期日
4
国内;广告

“神秘王国”揭开神奇面纱

“千乘之国”古中山国历史文化展在秦陵博物院开展


上图为出土的“错金银铜版兆域图”,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具有比例的铜版建筑规划图。

均本报驻陕记者 韩宏摄
左图为出土的“错金银铜犀屏座。”

    本报驻陕记者韩宏

    在中国历史上,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中山国,《史记》里却没有对其历史和王系的专篇记载,多次提及也仅仅是“陪衬”而已,一笔带过。史料的缺失使这个“千乘之国”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充满了神秘色彩。

    7月20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揭幕的《神秘王国———古中山国历史文化展》,揭开古代中山国的神秘面纱,展览了上世纪70年代考古发掘的110组239件精美文物。展览由秦陵博物院主办,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协办,展期3个月。

    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千乘之国”

    中山国是北方游牧民族白狄的一个部族鲜虞建立的诸侯国,始建于春秋末年,最初称作鲜虞,中山文公时改称中山,位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与保定市之间。中山国前后历经二百余年,地方五百里,战国中期国力达到鼎盛。中山国由小到大,几次被强国所灭,但虽灭未亡,又几度复国,最终被赵国所灭。

    由于其历史短暂,史载缺略,遗迹湮没于地下,两千多年来鲜为人知。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村附近勘探发现了中山国都城灵寿古城,这里先后发掘了多座王族墓和平民墓,恢弘的都城遗址和近两万件出土文物,“神秘王国”中山国向世人展现出历史真容。

    中山王陵区有两处,分别位于灵寿古城西城北部和西城之外,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埋藏丰富。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断,M1为中山成王墓,M6为中山成公墓,两座墓均为“中”字形积石墓,库室内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M1墓出土文物极为丰富,是中山国故城考古发掘的重大发现。该墓周围有6个陪葬坑、两个车马坑、一个杂葬坑。M6规模稍小,其东西两侧有3座陪葬坑,南面有两座对称的杂葬坑。

    M1中出土了“错金银铜版兆域图”铜板(王陵建筑设计图),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有比例的铜版建筑规划图。外藏库出土铜列鼎9件,还有盍、编钟、石磬等随葬礼器,具有可与天子相比的王者规格;出土5件中山国特有的“山”字形礼器。墓内还出土了国王使用的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十五连盏组装灯、虎噬鹿、犀牛、牛、错金银屏风座、中山古酒和中山侯铜钺等罕见文物。

    此外,在中山王陵出土的许多铜器上,都刻或铸有铭文,特别是铁足大鼎、夔龙饰方壶、一圆壶上,均有长篇铭文,计有1099字。

    239件精美文物再现沧桑巨变

    在“战国七雄”各建霸业的局面中,这个夹在燕赵之间的小国,积极吸收中原文明,不断完善礼乐制度,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山国文化。

    此次展览集合了古中山国的考古发现,包含了彰显王权至上的青铜重器、奇巧瑰丽的生活用器、晶莹剔透的精美玉器、细致精巧的黑陶明器、造型独特的人物雕件、动物圆雕艺术品等,工艺匠心独具、精美绝伦。许多器物都与中原文化风格迥异,展现了中山国人充满神秘色彩的思想和蓬勃向上的活力,将中山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生动地展示于世人面前。

    展出的多件中山国仪仗礼器“山字形器”,是其特有的青铜器。它插在木柱上竖立排列,气势宏伟,象征着国王的权威。而一同展出的金鐏铜戈中的金鐏,由902克纯金打造,上面装饰着两条龙,是王权至上的象征,其珍贵、精美程度可见一斑。而陶质“人俑拜山”,形象地反映了中山国崇拜山神的风俗。青铜器物“狩猎宴乐图铜盖豆”上,绘制了90个人物、63只野兽、26只鸟和6条鱼,纹饰繁密,形象鲜活,动感十足。

    中山王族3号墓中,出土了两副石制的“六博棋盘”,这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制六博棋盘,用青石板制成。其浮雕图案,上下、左右两两对称,繁复而清晰。棋盘旁散落着两枚水晶棋子。“六博”为古代棋类游戏,包括棋盘、棋子、箸、毂子。分黑白两方,每方六子,一枭五散,故称六博。

    王墓中还出土了一件造型奇特的“十五连盏铜灯”,仿佛一棵大树,15个枝头托着15只灯盘,高低错落。树干上盘绕着3条(螭)龙,树枝间小鸟在引颈鸣叫,一群群猴子在嬉戏玩耍。3只独首双身的猛虎托起圆形底座,底座上,两个男俑正在抛洒食物戏弄猴子。

    (本报西安7月22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