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6月09日 星期五
7
文汇教育

中国学生为何能在PISA财经素养测评中得第一


    ■朱小虎

    巴黎当地时间5月24日中午11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发布了2015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学生财经素养测评结果。

    在这项全球15个国家 (地区)48000名左右15岁学生参加的测试中,中国四省市 (北京、上海、江苏和广州) 学生平均分为566分,排名第一,超过OECD10国平均值 (489分)77分。那么,PISA学生财经素养测评是什么? 如何解读中国学生的表现呢?

    关心上海教育的人对PISA一定不陌生,这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的一项旨在评价义务教育末期学生适应未来生活能力的测评。上海也参加了PISA2012的财经素养测试,并以603分取得该项测试的第一,超过OECD13国平均值 (500分)103分。

    PISA财经素养测评涵盖四大方面

    根据PISA2015的界定,学生财经素养是“一种关于财经概念和风险的知识和理解力,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解力的技能、动机和信心,以便学生在广泛的财经背景中做出有效决策,提高个人和社会经济利益,参与经济生活”。

    PISA分别从财经问题所属的知识领域、问题解决过程和问题所处的情境来设计学生财经素养评估框架。

    PISA把15岁学生财经知识领域划分为四个部分———

    “货币和交易”主要包括知道货币的目的和不同形式,能进行简单交易等。

    “规划和理财”是指对收入和财富进行长期或短期的计划和管理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合理使用财富的能力。

    “风险和回报”指识别多种管理、平衡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理解不同金融情境和金融产品的潜在收益和损失的能力。

    “财经视野”的内容是广义财经和金融世界的特征,包括消费者的权益和责任,金融合约的含义,它还包括对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变化后果的理解。

    “问题解决过程”主要描述学生对该领域相关概念的认识理解能力,以及理解、分析、推理、评估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基础学科领域的表现是中国学生财经素养表现优异的重要原因

    中国学生在基础学科领域,尤其是数学方面的优异表现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PISA2015总体成绩方面,中国四省市也达到了531分,仅低于新加坡及我国的香港、澳门。

    学生在解决一些财经问题时,会用到一些诸如简单运算、百分比等数学知识和技能,在阅读金融单据,分别金融术语时也需用到一些阅读技能。

    因此,可说是数学、阅读等基础学科提供了学生解决财经问题的基本技能。在2012年PISA测试中,上海学生的财经素养成绩差异有80.9%都可以由其阅读和数学成绩来解释,其中,数学能够单独解释的占14.1%。

    PISA2015中,71%的财经成绩差异可以通过数学、阅读等主要领域的成绩解释。

    但是,仍有近30%的财经成绩差异无法用主要学科的表现解释,特别是具有相同数学或阅读能力水平的学生,其财经素养表现差异相当大。因此,财经素养绝不等同于基础学科领域的应用和拓展,它具有领域的独特性。这也是众多国际组织不断呼吁加强财经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财经素养内容通过多种方式进入中国学生的课堂

    影响学生财经素养表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课程内容。作为常见的生活情境,购物消费、利息计算、货币兑换、收支计划等基本的财经类问题经常作为学生数学等学科应用类问题的背景出现,而宏观经济、税收、财政等内容也渗透在以思政、史地和语文等人文课程中。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有计划地将财经类的内容渗透到学校课程中。

    以2011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为例,在课程目标的知识部分明确规定要“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并在“我与家庭”部分规定要“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并要“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在“我与家乡 (社区)”部分规定要“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并要“开始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除此以外,近年来很多地区和学校通过校本课程、课外活动等对学生进行财经教育。浦东新区从2010年起在20所学校试点引入金融和理财课程,并逐步在上海全市进行推广。许多学校建有金融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财经学习体验。同样,在北京、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金融类课程的试点和推广也一直在进行。

    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中国学校中专门开设财经类课程的比例仍不高,但财经教育在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进入到学生的课程和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和理解经济和金融概念、进行金融和理财实践的机会。

    同时,青少年参与金融活动和进行金融决策的比例,可支配的金钱数额越来越大。

    根据PISA2015调查结果,中国四省市47.9%的15岁学生有银行账户或贷记卡,在一些大城市,这一比例更高。这意味着,培养青少年正确的金钱观,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