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12-31 第28191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7版:城事/专题

全国首家低碳生活新时尚体验中心“上海碳秘馆”开馆

低碳环保源于点滴选择

市民观摩全国首家低碳生活新时尚体验中心上海碳秘馆。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本报记者 单颖文
      
       哪种颜色的衣物碳排放量最低?选择哪类咖啡减碳量最高?全国首家低碳生活新时尚体验中心“上海碳秘馆”昨天开馆,这些日常生活涉及的低碳环保问题,都能在馆中找到答案。
      
       上海碳秘馆位于和平公园内,集展示、体验、教育、休闲、文创等功能于一体。自9月试运营以来,场馆已累计接待市民群众约2万人次,组织各类临展活动超百场。
      
       虹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碳秘馆的创办,不仅是对低碳环保潮流的积极响应,更是对上海这座“生态之城”美丽故事的崭新诠释。这座“会呼吸、有温度、懂低碳、有趣味”的场馆,将打造市民群众低碳生活的首选体验地、低碳科普的热门目的地、低碳时尚打卡新地标。
      
       在体验中了解生活里的“低碳模式”
      
       工作日放学时段,周边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们是这里的常客。今年二年级的蓓蓓很喜爱展厅二楼的“低碳衣橱游戏”——通过给虚拟人物搭配不同材质、颜色的衣物,获取组合碳排放值。在游戏中,她了解到同样材质的衣物,白色的碳排放值远低于红色;而同样颜色的衣物,亚麻的碳排放值最低,羊毛织物最高。“以后买衣服我会多选择淡色系的,为低碳环保作贡献。”她说。
      
       在虹口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上海碳秘馆作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体验中心,重在“体验”二字,主要是通过互动,以衣食住行为场景,让人们了解普通个体的日常“低碳模式”。同时,互动界面的设计操作简单,由浅入深,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探索需求。
      
       展厅中,垃圾分类相关科普展位也很热门。一个个“埋”在展柜中的玻璃瓶内,分别装有不同的垃圾,游客像抽盲盒一样拉出瓶子查看,就能了解各类物品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时间。譬如,香蕉皮降解需42天,尼龙绳降解则需40年,电池降解需100年,而泡沫塑料是不能被降解的。游客阮先生感到,这种形式既充满趣味,也以更直观的方式,让人们感知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此外,展厅二楼还有展示住宅中水系统循环利用的“低碳筑梦家”,了解办公、居家场景节能减排的“拍拍墙”等。
      
       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环保事业
      
       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上海碳秘馆在展示的同时,也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政府、企业与市民:通过展示低碳技术和产品,为人们提供可借鉴的低碳生活方式,推动绿色消费;通过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生态环保事业中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现场,15家单位成为公益性社会组织“低碳生活新时尚联盟”首批成员。这些企业涉及生物科技、绿色金融、文化创意、信息科技等领域,将共同推动低碳生活新时尚理念和构建低碳生活方式。
      
       展馆一楼,联盟成员元气占立(上海)创意设计有限公司带来“低碳新时尚生活体验季”主题展。其中,体验骑行磨豆的“低碳咖啡实验室”人气颇高,展台上的两辆自行车一辆由竹子制成,另一辆由废弃自行车改造而来。通过骑行,体验者可直接为车子前端的磨豆机供电。游客张女士没有选择运程更久的国外咖啡豆,而是选择来自云南的咖啡豆,完成骑行后手工萃取咖啡;最后只加入饮用水,而非牛奶、植物奶。“成功减碳447克”,在杯套上,张女士盖下减碳印章。“惊喜、自豪,”这次体验让她意识到,“低碳环保就源于生活中的点滴选择”。
      
       联盟成员上海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在展厅“低碳生活合作社”中,带来了一组由合成生物PHA“造”出的生活用品,包括可自然降解的花盆、菌种提取物制成的植物营养液等,将低碳环保概念融入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