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11-23 第27,787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9版:文化

在沪举办的多个展会、论坛聚焦相似主题

面向未来的艺术教育,呼唤“通人”素养

第四届“FutureLab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现场。 (均展方供图)制图:冯晓瑜
       ■本报记者 范昕
      
       为家族撰写编年史,用声音搭建艺术景观,由生物启发艺术之旅……这些,竟然都来自时下高等艺术院校里的课程实践。
      
       最近一段时间,第四届“FutureLab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本科教学案例展及研讨、中国美术学院主题为“Panel 21:向达芬奇提案——二十一世纪的文艺复兴人”的论坛等相继在沪举办,大大刷新人们对于艺术教育的认知。原来,面向未来的艺术,不单关乎绘画,关乎审美,更在以艺术为轴心向多学科辐射,重新定义艺术的价值,也通过教育培养超越学科意义上的当代“通人”。
      
       除了赏心悦目、陶冶性情,艺术还能做什么
      
       除了赏心悦目、陶冶性情,艺术还能为时代、为社会做些什么?丰富的案例让人们看到,时下的高等艺术院校正力图跳出纯艺术的小圈子,打破固有的围墙,以开放之姿积极赋能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在西岸艺术中心B馆举办的第四届“FutureLab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上,位居C位的偌大橘色盒子最是牵引人们的好奇心。只见天南海北众多中国家庭场景以微缩模型的方式加以定格,装进华丽的凿花画框中,充满仪式感与叙事性。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大事记”时间表、家族编年史剧集大纲、家族照相簿、家乡情景渲染图、家乡城市地图等多重讲述。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2018级至2021级的79位本科生以家庭、家族和家乡为叙事对象的作品,汇成这壮观的“事出有因——家庭编年史课程展”。媒介展演系注重对媒介叙事能力和空间叙事能力的持续训练与不断拓展,创新多种媒介的综合运用手段,更新展演艺术形态。该系创始系主任牟森发现,对于一群20岁上下、阅历有限的学生来说,这样一种跨界综合的叙事能力不易培养,但当他们将目光转向各自的家庭、家族和家乡,像是突然开启取之不尽的叙事矿藏,获得看待、呈现事物和事情的能力。在这一系列创意训练中,艺术也渐渐接上地气,折射出家庭变迁、社会演进乃至国家发展图景等大格局,获得了现实意义。
      
       跨界融合,可谓近期众多艺术学院呈现的教学案例的关键词。引得不少人驻足的一张“网”,长达七八米,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构设计转化为人工创作,这是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带到教博会的展览“一场由生物启发的艺术之旅”。它来自课程项目《探索结构性网》,融合科学、生态学和建筑学,通过人工智能将有机植物、蜘蛛网等15种结构形态编织成超越传统艺术媒介的空间结构性空气网,引人思考自然与人造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音效》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本科教学案例展上令很多人感到新奇的一门课程。这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下的专业选修课,着意培养造型类学生对声音的感觉,找到身边的声音,学会对声音的观察,并建立声音与美学、技术、艺术等其他学科的联系。实践成果也的确各显创造力,有人将卫星的运行信息导入编程生成音乐,有人参考铝带振动原理制作扬声器。
      
       期待创作者形成超越尺度的“通”与“变”
      
       “美院的教育是整体的,不是画两笔就完了。”“艺术教育要亲历,否则无异于纸上谈兵。”近期几个高等艺术教育的展会、论坛上,频频听到这样的业内声音。在“Panel 21”论坛开幕致辞上,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更是提倡以一种“通人”之学培养“21世纪的文艺复兴人”。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指出,美院本科教育的基础不仅仅是专业基础,还包括人生的道德认知和综合训练对人的意志培养。他认为课程设置中注重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甚为重要。这也是该学院很多课程的导向。例如建筑系将一些课程开到校外,通过校地合作获取真实的社会需求,并且让学生积极参与包括深入调研、组织讲座、参观展览等多元实践,营造多元融合的教学场景。就连相对传统的史论系,也带领本科生深入广阔的大地,用眼睛捕捉图像、用脚步丈量历史,展示成果除论文之外,形式还包含展板、视频、手账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包容的创作平台。
      
       在业内看来,人工智能时代,面对前所未有冲击的艺术,尤其需要创作者不囿于某个专业领域,而形成一种超越尺度的“通”与“变”。这也正是高世名所言“21世纪的文艺复兴人”必备的素养。以达·芬奇为代表的文艺复兴人,是“通人”,是全面发展的人,他们不只博学广闻,学习知识、推论事理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一种学问的“通境”。而“21世纪的文艺复兴人”,更将成为全新主体,具有与人工智能一起进化的胆略与能力。柏林艺术大学媒体理论名誉教授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甚至提出,未来的艺术家应该拥有一种“古未来主义”的能力,通过回溯与前瞻将过去和现在联系在一起。他认为艺术学院需要创造通感的、横向的知识,让学生在抽象和可感的材料、思想和物理的事实之间的不断互动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