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01-18 第27,478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1版:文艺评论/影视

点燃美育的初心可惜被辜负了

       月白釉
      
       国内首档美学综艺《会画少年的天空》(以下简称《会画》)遭遇口碑危机,满屏一星差评,播出过半,豆瓣评分仍停留在3分出头,几乎无力回天。在笔者看来,这是一档值得探讨得失的节目。《会画》欲以开放式探讨点燃大众美育的初心,其实是值得肯定的,在同类节目中甚至具有难能可贵的开创性。只可惜,节目娱乐至上的推进过程,辜负了这番初心。这种遗憾也促使人们思考,艺术垂直类综艺该如何拿捏好亲民性、娱乐性与教育性的平衡。
      
       不妨让我们先来看看《会画》的设定。瞄准画家群体的这档节目,难免被人们与此前同一班底出品、分别聚焦声乐演员群体、舞蹈演员群体的《声入人心》《舞蹈风暴》等神级艺术垂直类综艺拿来对比。相较之下,《会画》予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在专业上的权威度的确大打折扣。
      
       一方面,《会画》的选手并非“神仙打架”。《声入人心》《舞蹈风暴》等节目之所以让人惊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选手清一色有着过硬的专业功底,一山更比一山高的高手对决很是过瘾。而参与《会画》的60位青年画家,专业程度上良莠不齐,有业内大咖,也有选手仅为业余水平或跨界参与,例如王振宇、王钧浩、丞磊是演员,刘宸羽是创造营的学员。
      
       另一方面,《会画》的评判专业说服力不足。坐镇《声入人心》评委席的廖昌永、刘宪华、尚雯婕,执掌《舞蹈风暴》选手去留的沈培艺、沈伟、扬扬,都是专业的代名词。而《会画》以策展人取代评委,由他们挑选画作推出系列展览的方式推进节目。五位策展人中,代表专业视角的只有两位,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和首位华人女性策展人陆蓉之。至于李冰冰、张智霖、李诞,代表的是艺术“小白”视角,顶多算得上艺术爱好者或藏家。
      
       但显然,《会画》此番有意采用类似选拔偶像练习生的赛制,强化“谐”的特质或是综艺效果,以牺牲专业度来践行某些创新。你可以说它是向市场的兼容,笔者却更愿将其看成对艺术综艺2.0模式的探索。摒弃自上而下的知识输出或是对精湛技艺的叹为观止,试着围绕画作呈现更多不同见解的碰撞,把理解与思考交给观众,如是出发点,与艺术的特性不谋而合。对于艺术的评判,素来没有标准答案。从百余年前杜尚美其名曰《泉》的现成品小便池开始,进入当代艺术史的多少名作至今毁誉参半。况且,市场,构成评判美术作品的重要维度。这只与喜不喜欢它、想花多少钱将它买下有关,哪有那么多道理可以追问。
      
       就这层意义而言,《会画》有过不少支棱起来的片段。
      
       选手初登场时,策展人穿梭于开放式作品展示现场、开启双向选择的过程就颇令人玩味。抱着“我先了解一下”的心态,李诞在一幅波普画作面前坐下,懵圈地问作者李欢:“为什么不能从网站上下载这样的一张壁纸把它打印出来,而非得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上千万买一幅你打印的呢?”简直是观众的“嘴替”了!李冰冰对周名德作品《此山中》“一见钟情”。她并不知眼前这位画家在当代水墨领域已小有名气,只朴素地说出喜欢的理由:“这幅画让我很安静。它的这种静美,自然而然地矗立在那里。”为了争取这位画家加入自己的展位,她与画家套了40分钟近乎,听他谈艺术、聊人生。这种一点一点对于艺术的靠近,是颇能与大众共情的。
      
       围绕“名名之中”命题展开的画作比拼中,每幅作品邀请四位擅长不同画种的选手上前观摩给出“留下”或“离开”建议的节目设定也很有意思。有着不同经历、学养、见识、思维的画家每每意见相左时,都能带来一些富于启示的话题。其中针对顾天予以陆蓉之为主题的一件玻璃艺术作品,画家本人与另一位选手苏杭甚至以一场激烈的ba t t l e贡献了节目的“高光时刻”,引出艺术品和工艺品的界限在哪里、以刀痕画留名艺术史的封塔纳算不算艺术家等一连串探讨。这种聚焦专业层面的“互撕”很过瘾,对观众而言也是一种“补课”。
      
       呈现艺术作品的多元创作可能与多样评价标准,本该成为《会画》的“王牌”。可为何节目中那些支棱起来片段没有被太多观众看到,并转化为正向的口碑呢?这其实在于,节目或挑事儿或无厘头的剪辑,以及选秀式花头的叠加,未免太多了,以至于节目的核心——引领大众如何欣赏一幅画,被大大削弱了。
      
       例如,60位选手的初亮相中,不少“盛世美颜”带来的画作成为主角,然其作品本身却很可能经不起此等“优待”。演员出身的王振宇在被告知自己的画作《背影》在选手互评环节得到零好评,并且始终没有策展人在他的展位前停下脚步时,忍不住流泪了——他那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在镜头里的确让人心疼。这时,陆蓉之给了他阐述创作理念的机会,并送出一张宝贵的邀请卡。事实却证明这幅《背影》的苍白无力,它几乎完全照着一幅麦收的新闻图片而创作,作者竟声称画中人是自己的爷爷。
      
       又如,第四期节目高度浓缩,打包了李冰冰、张智霖、李象群三位策展人主题展位甄选过程,涉及的作品多达30件。限于时长,很多作品(甚至不少是入展作品)在观众面前一晃而过,不得不沦为背景板。其中,给李象群组的展示时长尤其少得可怜,总共只有十多分钟。而在紧接着的第五期中,节目又一反此前惜时如金的作风,用一整期时长宣布30位入展画家的大众排名,以及让观众围观画家们玩起掰手腕之类的无聊游戏,简直是把花絮当成了正片。
      
       由此看来,观众最终对于《会画》的失望,并不真正在于其呈现的画作集体“坍台”,而在于节目组自作聪明的“加戏”,没有将聚光灯对准那些真正值得被探讨的画作以及由此激起的美学水花上。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还有不少围绕《会画》的槽点,其实正是当下艺术行业现状的折射。观众在吐槽节目的同时,若能借此对真实的艺术圈增进一番了解,笔者认为也是其价值的另类体现。
      
       借鉴摄影作品而进行的绘画创作,难道不是抄袭吗?节目中,陈朗慕的油画《重现的城市》因被眼尖的网友指出与一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的黑白摄影作品如出一辙而引发巨大争议。在艺术圈,抄袭早已见怪不怪,尤当近年来艺术市场趋火,抄袭成为一种通往名与利的捷径。况且,借鉴、挪用等说法素来与抄袭纠缠不清,这让抄袭的被认定并不容易。而如节目中选手参考摄影作品进行艺术创作,更是现实中很多画家的习惯性操作。当然,可能其最终呈现效果与摄影作品并不完全一致,像是《重现的城市》相比它所参考的摄影作品,就多了色彩以及背景。
      
       衡量一幅画作的价值,画得好不如说得好?观众发现,《会画》中不少选手都口才了得,简直像从脱口秀录制现场“乱入”而来,不少画作初看平平无奇,一经画家本人解释,境界顿时提升。例如,以一棵果树为主体的《因果》,是游波以李诞为主题的创作,据说画的是木子“李”“诞”生的果实。陈十三用三种字体创作了以李冰冰为主题的涂鸦,据说融入李冰冰的不同角色。事实上,当艺术进入当代阶段,阐释的确成为重要的环节,思想性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灵魂。甚至有人认为,当代艺术的本质就是观念,也即创作者为作品注入的想法,至于绘画技法等技术手段,反倒是其次的。不过,高明的当代艺术之作,理念不是附会的,其思想内涵往往与作品本身浑然一体。
      
       总而言之,笔者对于《会画》是怒其不争。艺术垂直类综艺无论如何创新,其内核应当仍是对于专业特色的诠释。亲民不等于娱乐至上,当选秀式的浮躁与喧闹,盖过美学灵光的碰撞与激荡,观众是感受不到心灵被滋养的,这档节目口碑的崩盘在所难免,也给今后同类节目的创作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