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2-12-14 第27,443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6版:文化

不起眼的“泥疙瘩”里藏着第一手历史信息

十五册《中国古代封泥全集》首发,呈现几代学人在寂寞领域中的不懈探索

       ■本报记者 李婷
      
       历时七年,由我国书法最高奖——第七届兰亭奖理论研究方向唯一金奖得主孙慰祖带队主持编纂的《中国古代封泥全集》昨天在上海博物馆首发。全书共15册,是全面反映中国古代封泥发现整理和研究成果的综合性资料总成,收录了来自国内外收藏机构保存的传世与考古发掘出土封泥一万多件,是目前为止资料最丰富、遗物年代跨度最长、编辑体系与学术信息较为周备的封泥学术整理项目。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该书还从近现代以来大量的研究文献中选辑不同时期、不同研究指向、有代表性的论文65篇共100万字,呈现了几代学人在这一寂寞领域中开拓掘进的主要成果和百年探索之路。
      
       古人对文书、物件的封缄转达施以封泥作为信用标志的历史,在中国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在古代文物中,这个带有文字的“泥疙瘩”有些不起眼,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历史文化价值。它和甲骨、简牍同为近代发现的古文字遗存,保存着大量古代官制、行政地理、官印制度和秦汉封检形态以及古人姓氏的原始史料。最关键的是,封泥承载的第一手历史信息与古籍文献相印证的同时又能为其提供补缺正误的实物依据。比如,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以后,将全国分为36郡。但是出土的封泥显示,目前发现的秦朝郡名有45个。这意味着,通过封泥发现了史书记载之外的郡。这对于佐证秦代疆域范围包含有现代越南、朝鲜国的部分地域具有重要意义,弥补了正史的漏载和错误,是中国百代政治体制的源头档案。与此同时,不同时期的封泥保存了不同时期的文字形态,对于书体演变和篆刻艺术的取法借鉴也有着重要作用。
      
       据透露,上海博物馆藏古代封泥1400余件,素以数量丰富、时代序列齐全、品类形成系统、原始出土地覆盖面广为国内外文物界所重。该馆研究人员四十年来潜心于玺印篆刻与封泥研究领域的深耕,持续投入融合性研究,在封泥资料整理、封泥文字史料、封泥形态、封泥断代与辨伪、封泥与秦汉印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与创获,使封泥从一个小众文物门类跻身为优势专业之一。
      
       《中国古代封泥全集》是上海博物馆研究人员为学界奉献的又一项具有前沿意义的成果,亮点包括:首次对所收录的全部古代封泥作出战国、秦、西汉、新莽、东汉、魏晋、南北朝及唐宋的断代鉴别,形成了一部古代封泥文字、形态演化全史;所收封泥依据不同地域或秦汉地方郡县分别部居,对涉及秦汉及新莽的中央官署和职官封泥,依据文献记载与最新研究尽可能作出历史体系的复原,提升了这部分史料的科学价值;对大量的残缺封泥作出文字推定,获得了不少濒临灭失的信息;为所收封泥标注出土地点、来源、著录和收藏信息,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原始依据。
      
       “仅仅学术研究还不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成果公共化,以物证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说。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封泥这一承载国家形象和民族特质的文物,该馆同时举办“芥子须弥——上海博物馆藏封泥展”,展出古代封泥、泥坯、封泥匣、铜印等文物,以千年遗珍和最新成果一起与观众见面、对话,近距离感知深邃而幽远的历史。同日举行的当代封泥研究学术座谈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围绕封泥中呈现的历史地理、职官制度、封检制度、古文字、民俗、艺术等信息展开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