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2-10-20 第27,388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艺术呈现人民教育家于漪为学为事为人之道,上海教育电视台系列纪录片《大先生》收官

重温师者楷模浩荡人生,读懂“大先生”何以为“大”

纪录片《大先生》剧照。 (上海教育电视台供图)
       ■本报记者 王彦
      
       这是电视领域很少出现的一幕:一部地面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在社交平台上被外省市网友喊话“蹲守”。
      
       昨晚,随着《大先生》第四集的播出,这部由上海教育电视台倾力制作的4K高清纪录片全片已播毕。四集、100分钟,纪录片用影像艺术将93岁高龄的人民教育家于漪的浩荡人生娓娓道来。上海的观众跟随片中“教文育人”“心怀家国”“红烛微光”“赓续师范”四个篇章完整阅读于漪的为学、为事、为人之道。而在微信朋友圈、微博、B站等平台,不少IP属地定位在北京、辽宁、广东、四川、湖南等地的网友一边分享纪录片的预告、片段、金句文字摘编,一边留言“蹲全集”。
      
       《大先生》何以值得各地观众守候?答案写在大家的留言里。“在第一集看到了特别震撼的一句话,‘一节课,到底有多少是教在黑板上,有多少是教到学生心里的?’勾勒出于漪老师的教育观。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有活力。”“‘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人民教师当如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这样的好老师。”人们跟着纪实影像重温一位师者楷模的人生,读懂“大先生”何以为“大”,也呼唤更多“大先生”于时代中涌现。▼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结合口述与史料呈现,成体系再现于漪为民族培根铸魂的一生
      
       纪录片第一集从全国人民熟知的要闻开始。2019年9月,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于漪老师作为基础教育界唯一代表,获颁“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在那之前,这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还曾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改革先锋”等称号。
      
       人们知她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的事迹,也听闻过她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但师者楷模如何炼成,“大先生”曾走过怎样的为学、为事、为人之路才能成就“大”,类似问题,对普通观众尤其是上海以外、教育界以外的观众而言,很少能系统性感知到。上海教育电视台此次推出《大先生》,就是以一桩桩散落在时间长河的人生故事串珠成线、以点带面地再现这位人民教育家的一生,成体系梳理她的人生观、教育观的形成。
      
       自2021年10月起,上海教育电视台摄制组在四个月时间里七次登门专访于漪老师,录制了近20小时有效口述素材。纪录片播出后,第一人称口述每每成为片中最为撼动人心的段落。比如第二集“心怀家国”里,观众看于漪在镜头前回忆1937年那堂令她终生难忘的“最后一课”,听她说年轻的音乐老师教孩子们唱《苏武牧羊》的情形,“他的曲调是非常温柔敦厚的,但那种爱国之情、对侵略者的仇恨,在我们小小的心灵留下了种子”。观众也随于漪的讲述得知,山河破碎的日子里,上海民立女中有位女先生嘱咐她的学生“中文一定要学好”,少女时代的于漪未必知其深意,“后来才想到,语言的问题是一个文化认同的问题、国家统一的问题”。而从于漪的高中生涯回忆里,许多人如同少女时代的她一样,聆听名师“表里俱澄澈”的教诲,在“学文”之中感悟融刻在民族血液里的基因。“老师教李密《陈情表》,教到了‘茕茕孑立’。他说,‘茕’字正音是贫穷的‘穷’,但字形下面不是凡事的‘凡’,而是一竖。再穷,脊梁骨要硬,记住!”这些师者箴言、师恩传承从于漪的记忆宝库里被提取,人们不难理解,人民教育家为民族培根铸魂的一生,早在80多年前就已植下种子。
      
       从幼年时期的家庭遭遇、青少年时期在战乱中艰苦求学的经历,到新中国成立后站上心仪讲台,再到改革开放后直至今天仍孜孜不倦投入学校建设改革、基础教育研究工作……于漪老师事无巨细的口述实录,无疑是《大先生》最珍贵的视频资料。与此同时,摄制组走访京沪苏浙等地,采访了于漪老师的学生、亲友20余人,采制不同视角的30个小时口述记录;并重新拍摄、整理了大量视频素材,包括时间跨度50余年的奖状、手稿、历史照片、学术论文等。丰富的受访者口述结合详尽历史资料,奠定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与史料价值。
      
       记录感人至深的教育家人生故事,也展示新中国教育发展足迹
      
       作为一部传记类纪录片,《大先生》融入多种艺术呈现方式,将于漪的一生化作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书法、插画、音乐、电视特效等多重艺术包装后,一位可亲可敬的人民教育家形象跃然荧屏。但主创团队表示,摄制《大先生》,不仅仅为记录于漪个人的生平,还希望通过梳理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和思想探索,来展示时代前行的步伐,展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足迹。
      
       比如第一集“教文育人”通篇聚焦她的语文课堂。上世纪60年代,初执教鞭的于漪尝试建立自己独有的语文教学方法,要将过去线性的课堂教学扭转为“每个学生都是发光体,每个学生都能做学习的主人”的网络式教学。上世纪80年代初,刚当选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的于漪发表题为《既教文,又教人》的文章,开宗明义,提出语文教育要具备“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辩证统一的整体观念”。上世纪90年代,她旗帜鲜明地反对“语文课就是基础工具课”的观点,提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1995年,于漪撰文《弘扬人文,改革弊端》,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中国的“语文教学当然要走中国自己特色的道路”……从课堂教学到投身历时20余年的“一期课改”“二期课改”,从“目中有人”到“教文育人”,纪录片为观众梳理于漪老师近70年思考实践后形成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她“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的个人思考背后,上海乃至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时空步履清晰可见。
      
       在第三集“红烛微光”里,她治理“乱班”、调教“后进”、帮助困难孩子的往事,不仅让人看到一位师者心怀大爱、责任大如天的鲜活形象,也能窥见新中国教育发展的时空轨迹。而打开第四集“赓续师范”,于漪从担任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到成立上海教师学研究会,她在培养青年教师上投入的巨大精力,亦折射着“为国育才”伟大师范精神在当今教育系统的弘扬。
      
       上海教育电视台方面表示,他们为《大先生》设计了多种融媒体产品,包括“口述实录资料产品”、“于漪金句”系列短视频等,希望借新媒体端的传播分发,更好地推动于漪精神的广泛传播。因为,记录于漪、宣传于漪,不仅为讴歌人民教育家的赤诚之心,也是在全社会营造学习楷模、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