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2-10-02 第27,370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版:要闻

上海围绕老人“一张床”打造“家庭智养院”,链接各项专业为老服务资源

床边有求必应,“原居安老”添安全感

在静安区临汾街道全市首个“家庭养老院”样板间,社区居民朱阿姨体验智能机器人量血压,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本报记者 王嘉旖
      
       高龄独居老人,“一张床”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起夜时要万分小心,因为无人帮自己掌灯;床边最好触手可及各类监控设施,以防万一……可是,简单的“一张床”如何能做到?
      
       对94岁的独居老人赵梅兰来说,住进养老院似乎是优选。可一向和顺的阿婆却很坚持:“不住养老院,我也不给大家添负担。”她舍不下填满记忆的老房子。
      
       参观完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的社区智慧养老样板间后,阿婆和家人心中一动。样板间内,一张智能床垫,实时监测夜间心率呼吸、翻身次数,后台一旦监测到异常,立时触发警报。以床为圆心的居室范围内,各类监测和报警设施,增添了安全感。
      
       阿婆很快下单,率先在家里安装了“智慧养老七件套”。“这下,家里妥妥的。”她也成了小区第一个“吃螃蟹的”。
      
       作为一座超大城市,上海在发力建设机构养老床位的同时,也聚焦老人家中的一张床。以这张床为枢纽载体,安全监测、健康照护、就医配药、出行叫车,更多为老服务资源“输送”至老人家中,力求有求必应,加速催生“家庭智养院”,回应老人最朴素的心愿——“原居安老”。
      
       接驳智能器件,“就像有人24小时陪着我”
      
       阿婆性格外向,老伴尚在世时,两人并排躺床上,老先生总是笑眯眯地听阿婆絮叨。老伴走后,阿婆总觉得空落落的。经常来探望的社区干部说:“她整个人没了神采,反应都变得迟钝。”
      
       后来,一部智慧语音呼叫器装在了阿婆床畔。呼叫器的位置根据她的手长量身定制,一伸手就能够到。这部电话的到来,让阿婆的情绪有了新出口,缓解了她的孤独感。每逢节假日前后,她都会默默蹲守床旁,等待平台服务人员来电。
      
       “这几天身体怎么样,走路当心呀!”“我晓得的,谢谢侬!”如约而至的叮咛,并无特别,但这就好似过去老伴常在耳畔叮嘱的模样,让她觉得安心。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虽与阿婆素未谋面,彼此已然熟稔,也熟悉老人的生活节奏与规律。▼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隔屏问候里,它驱散了阿婆时不时涌上心头的无助感,“就像有人24小时陪着我”。
      
       以一张床为圆心的起居生活半径内,阿婆添置的“智慧养老七件套”涵盖卧室、厨房、浴室等各种场景,共同守护着阿婆的安全感。
      
       对老人来说,看似简单的起身、坐下,一旦没有掌握好平衡,很可能跌跤,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就拿这张床垫来说,其距离地面的高度都是量身定制的。未来,遍布于床垫、床脚上的感知设备也有望接驳社区医生,监测以外,也为老人提供专业科学的康养指导。
      
       链接更多资源,在床边绕出暖意
      
       接驳数智设备外,一张床也需要链接更多服务资源,才能及时回应现实所需。
      
       第一次来阿婆家里做客,大多数人会惊讶于老人家里的整洁如新。光洁如许的厨房灶台,妥帖整洁的墙面角落,用了三十多年也不觉陈旧的木质橱柜,林林总总的“软件维护”,既需阿婆的用心、邻里的关心,也需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精心。
      
       阿婆爱干净,最想避开的是那股“老人味”。常有小孙辈来探望,她不希望这股“老人味”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于是,围绕这张床“链接”上的专业居家养老护理员小王上门。每次来,她都会多带几块抹布,餐桌毗邻灶台,全在客厅里,最易跌跤,她便仔细拖上两遍,再用干抹布收尾。经年达成的默契,让阿婆和小王结下深厚情分。不只做清洁,帮助收纳,小王还常与阿婆分享新学的保健操。
      
       在老龄化程度超42%的临汾路街道,已有48位老人签约家庭床位服务,238位老人享受居家上门服务。
      
       专业机构和服务资源外,邻里间照应也在这张床边绕出暖意。“有没有垃圾,帮您带下去。”即便社区志愿服务再忙碌,与赵阿婆“结对”的邻居王佳芳也总记得去帮忙,虽与阿婆相差二十岁,两人仍以姐妹相称,“多个人多份力,在她需要时,总能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