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2-09-21 第27,359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2版:要闻

浦东新区法规又将“上新”,此次聚焦小区创新治理

一年12部“立法红利”助推引领区建设

       ■本报记者 王嘉旖
      
       浦东新区法规继续“上新”。昨天,《上海市浦东新区推进住宅小区治理创新若干规定(草案)》提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审议。至此,短短一年内,浦东这片“立法试验田”有望高效耕耘出12部“小、快、灵”的法律法规,覆盖知识产权保护、文物艺术品交易、非现场执法等经济民生领域。
      
       不负诞生之初的殷殷期盼,这片“立法试验田”正加速助推“改革试验田”,为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瞄准高质量发展,浦东新区法规敢于向深水区、无人区攻坚,“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001号浦东新区法规瞄准“一业一证”改革,全文不到2000字,条条是干货,通过后迅速施行。围绕市场主体发展中的瓶颈难点,浦东新区法规还进行了一系列“攻坚啃硬”的制度突破。比如,从允许进口少量临床药械缩短“救命药”时差、探路化妆品“前店后厂”新模式,到加速文物艺术品流转之路,上海充分用足用好立法授权,支撑浦东大胆试、大胆闯。
      
       瞄准高品质生活,面向住宅小区进行综合性立法,其难度不仅在于协调社区“三驾马车”的关系,也难在要用“同一把尺”度量类型多样的小区。虽然法规实践区在浦东,但最终目标是为这座超大型城市“试”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治理范式。
      
       瞄准高效能治理,浦东新区法规亮出“全国首创”,出台全国首部涉及“非现场执法”的专门性法规,剑指占道设摊等顽疾,使案件从发现到执行完毕耗时缩短至4天内。
      
       短短一年,这片“立法试验田”实现质量数量双丰收。“加速度”背后的成功密码,既有集众人之智的生动民主探索,也有“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完善制度设计,更有一种始终与城市发展、民生所需同频共振的紧迫感。
      
       作为上海立法实践中的新探索,浦东新区法规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现有法律体系有效衔接、形成合力。去年下半年,浦东新区专门成立工作小组,集合分散在各部门的法制工作职能,收集呼声最高的立法需求。根据不同需求,立法路径也有不同指向。有的需单独出台浦东新区法规,有的作为专章写入地方法规,还有的则需修订其他相关法规予以支撑。
      
       为将有限立法资源用在刀刃上,浦东新区法规还开辟出一片“试验田中的试验田”——管理措施。对于创新探索,浦东新区可先行制定管理措施,再借由执行评估机制进行“孵化”,由此上升至法律层面。这种充分放权后激荡出的创新活力,正是这座超大城市孜孜以求的制度环境——“既讲规则秩序,又显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