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2-08-12 第27,319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4版:教育/公告

作为上海最年轻院士,他深知个人成长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樊春海:在学科交叉中不断破圈

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樊春海。
       ■本报记者 沈湫莎
      
       樊春海是上海首位“70后院士”。三年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的樊春海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那时45岁的他已在《自然》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人们惊叹于他的天才与成就,但樊春海深知,个人成长是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他总是说,正是赶上了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得益于国内科研环境和科研水平的迅速提升,自己才能如鱼得水,在科研之路上大展拳脚。日前,这位沪上“最年轻院士”入选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从核酸分子机器到DNA大数据存储,樊春海在“理化生”等学科交叉中不断破圈。
      
       成长之路与大科学装置密不可分
      
       樊春海长期从事核酸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成长之路与国家大科学装置密不可分。
      
       2004年回国后,他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入职答辩那一天,正是上海光源历经十年艰辛筹备后获批的日子,作为“新人”的樊春海也理所当然地与光源设施结缘。彼时,分子机器在科学领域方兴未艾,樊春海瞄准的DNA纳米技术就与此有关。能够“照见”物质内在结构、洞悉分子运动规律的上海光源,为樊春海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助力。2006年,樊春海、胡钧与上海交通大学贺林院士等合作,共同创制了DNA分子组装的纳米尺度“中国地图”,这一成果同时发表于《科学通报》中英文版,以中国特色的形象在国际上亮相。
      
       2018年,樊春海到上海交大工作,又恰逢转化医学上海设施即将投用。机遇使然,他又近距离加入到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中来。“转化医学就是要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应用之间架设起双向桥梁。”樊春海说,和上海光源一样,它为科学家插上了“起飞的翅膀”。
      
       只要好玩的东西都想试试看
      
       樊春海在研究生时期从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这在当时属于前沿交叉学科,他将这一“特色”一直保留至今,“只要好玩的东西都想试试看”。
      
       新冠疫情期间,樊春海从前的博士、在上海计量测试研究院工作的刘刚提议做一种新冠病毒核酸标准物质,作为“生物标准尺子”帮助研发机构对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进行评价。经过42天夜以继日的反复试验和改进,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两种“新冠病毒体外转录RNA标准物质”。
      
       现在,一直在寻找新的突破方向的樊春海又将目光投向了DNA存储技术。这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高精尖技术,涉及生物、计算机、化学等学科。据悉,1克DNA即可储存215PB的信息,而传统硬盘的存储量不过几个TB。
      
       科普要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今年6月,上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组建“院士专家科学诠释者指导团”,由50余位两院院士领衔,樊春海任执行团长。对于科普,他看得很重,“这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而是将科学家们几十年积累的精华提取出来告诉听众,唤起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口罩到底能不能挡住病毒?”樊春海举例说,曾经,包括欧美科学家在内的不少专家认为,戴口罩并不能挡住新冠病毒。然而,进一步研究发现,空气中的新冠病毒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依附于飞沫等之上,以聚集体的形式存在,超过口罩防护材料的孔径,因此口罩就能像滤网一样拦下大部分病毒。
      
       在樊春海担任理事长的上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发起的第一期“海上科普讲坛”上,中国科学家即以科普的方式一语道破口罩防病毒的奥秘。短短数月,每场讲坛的观众数量已从刚开播时的几百人增长到近两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