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2-01-09 第27,104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8版:论苑

深刻学习领会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上海体育学院党委组织校内专家学者围绕《决议》重要论断开展学习宣传与研究阐释。本报今刊发部分研究成果。
      
       百年大党何以永葆青春活力
      
       ■李崟
      
       保持中国共产党不竭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厚植党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引导新时代青年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这是深刻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经验得出的重要历史规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为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接续前行,把抓好后继有人作为一个根本大计,必须源源不断地把各方面先进分子特别是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使百年大党永葆青春活力。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活力的源泉。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尤其是注重吸收新鲜血液,赓续红色血脉,使党始终保持不竭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厚植党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国家,是蕴涵在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始的基因与特质。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9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批批优秀青年投入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投身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推动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伟大飞跃中。195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讲话指出:“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青年共产党员为引领的中国青年成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进入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党的引领下朝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青年以可爱、可信、可为的精神风貌奋斗在脱贫攻坚、科技创新和抗击疫情等攻坚克难第一线,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纵观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把引领青年置于战略位置,尤其是教育引导青年党员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2018年末中国14至35周岁的青年人口约4.15亿,占全国总人口近30%。根据中组部2021年的最新数据,在中国共产党9500多万党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达到了2367.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4.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好这个最具生命力和创造力群体的作用,把他们培养成助力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进行系统谋划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就立德树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及青年成长成才等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系统、科学、深刻地回答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新时代教育工作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把抓好后继有人作为党之大计和国之大者,就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优秀青年,把他们作为新鲜血液吸收到党内。党的百年奋斗史告诉我们,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我们要倍加珍惜十八大以来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立足“四史”教育和党史教育取得的成果,更加重视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人生动力,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保持中国共产党不竭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厚植党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引导新时代青年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百年大党正青春,青春的延续需要后继有人。面向未来,应对挑战,党的执政使命要靠源源不断的时代先锋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来承载。引导青年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信仰力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一定能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加磅礴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为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内涵
      
       ■张晓龙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已经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出了一条新路,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概括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时强调,“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应该说,“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论断已经将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提升到了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的新高度。全面认识和科学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内涵与世界意义,对于我们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重塑世界文明新格局意义重大。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实现现代化作为念兹在兹的历史宏愿、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史上的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基石,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伟大荣光令世人瞩目,其一系列本质内涵代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前进方向。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全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坚持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同步推进的现代化,同时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坚持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决议》指出,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国际国内场合公开表态,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减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处处体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已经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出了一条新路,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我们充分相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标杆,必将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路径选择。
      
       (作者为上海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以正确党史观回望百年奋斗历程
      
       ■敖天颖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为我们学习党史提供了科学的党史观和方法论。
      
       党史观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根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为我们正确学习党史提供了科学的党史观和方法论。以科学的党史观学习研究党史,才能将跨越百年、纷繁复杂的党史梳理清楚、总结到位并进而找到规律。
      
       正确的党史观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根本遵循,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学习研究党史,就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根本与枝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者最常见的手法正是以偏概全,妄图以碎片化的“细节”来诋毁宏大的整体。其本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理合法性,会造成严重的社会思想混乱和危害。
      
       党史姓“党”,具有鲜明的立场,党史观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不仅不影响正确党史观对真理的追求,而且真理与立场的辩证统一正是正确党史观的重要表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从来不存在独立于人类认知世界之外的绝对真理。离开具体条件,抽象、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获得真理。立场不同,对同一事件、人物的价值判断和认知都会不同。实际上,那些常常被西方某些人挂在口中的“绝对真理”,仅仅是某些国家站在自身立场上、根据自身具体历史的总结。归根到底,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正是站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的立场上、在中国近现代具体的历史环境下书写的具体真理。正是以人民的立场看待历史,将人民书写和创造的历史总结归纳,才形成了有效的真理性认知。
      
       应该站在什么样的历史方位上来定位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价值?这必须通过纵向和横向的系统比较,才能得出科学全面的结论。纵向比较,是将百年奋斗历程放在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长河中来看,尤其是要放在1840年以来的近现代史中来看。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社会实现了长期稳定。国泰民安、海晏河清这些传统的治理理想,都在当下成为生活日常。正如《决议》总结的那样,“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横向比较,则是将百年奋斗历程放到全球,以人类文明进步的视野来定位这段历史。百年奋斗所探索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不是中国前现代文明的简单延续,也不是原发型现代化国家的直接复制,而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全人类的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从来不是文人书斋案头的玩物,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是为了紧密连接现实,应对将来会遇到的风险困难。《决议》正是贯通过去、当下与未来,以总结历史为门径,最终目的是着眼于未来如何“继续成功”。回望初心是为了接续初心,回首历程是为了持续接力,正如《决议》中所说:“从伟大胜利中激发奋进力量,从弯路挫折中吸取历史教训”,从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以正确的党史观回望百年奋斗历程,那些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场景历历在目;以正确的党史观展望未来,更加宏伟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展开在我们面前。通过接续奋斗、不断前进,在过去一百年赢得了伟大胜利和荣光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作者为上海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新的赶考之路的三重意蕴
      
       ■胡德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新时代的赶考路。
      
       这是一条起于国家危难、承于建设发展、志于民族复兴的赶考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社会各界仁人志士积极寻求救国方案,但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等也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走上了一条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赶考”之路。
      
       百年“赶考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我们国家从一盘散沙、一穷二白的“差等生”,考成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等生”,更成为能够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模范生”。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的赶考路,就是志在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是一条应时代问题之考、应初心使命之考、应世界变局之考的赶考路。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应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时代之问。面对时代大考,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主要创立者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为时代之问和时代之考提供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答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何确保党始终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是一场初心使命之考。全党必须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坚持胸怀天下,坚持敢于斗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是一条成在坚持学习、胜在赶考心态、赢在人民立场的赶考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当前新时代,“考试”环境变了,“考题”内容变了,“试卷”难度变了,都需要我们加强学习,提高本领。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考试需要良好的心态。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始终保持“赶考”的实干,始终保持“赶考”的作风。
      
       人民是阅卷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考试中考得好不好、分数高不高,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这张试卷最根本的评判标准。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作者为上海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
      
       永葆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
      
       ■高峰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
      
       理解“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应该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科学真理,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紧密结合后,使工人阶级由自在状态变成了自为状态,为党的诞生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基础。先进性和革命性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的必然性,也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产生的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揭示了两个不可颠覆的根本问题,即“根本理论”和“根本领导”。另一方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包含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两个维度,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是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视角和不同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根本上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中国人民生活的幸福,也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必要和关键特征。党的初心使命的两个维度,同样揭示了两个不可颠覆的根本问题,即“根本立场”和“根本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方向决定成败。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在新时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必须坚持党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新的征程上,要继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必须坚持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自己的选择,是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立足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作者为上海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