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画元素为设计灵感的田林街道“花开蒲汇塘”展区。 本报记者 赵立荣摄
■本报记者 王宛艺
蒲汇塘河蜿蜒流淌,作为徐家汇地区的重要水系,一度滋养着日常烟火。曾几何时,它也曾发黑发臭,是老一辈人口中的“臭河浜”。如今,经过治理,水体水系及沿岸生态已面貌一新——水清岸绿、花草馨香,摇身变成网红“小滨江”。
昨天,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徐汇展区选址于蒲汇塘滨水开放空间开幕。在全市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背景下,蒲汇塘的蝶变成了一种样本。不仅链接着艺术文化元素,还嵌入更丰富的功能,满足市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未来,整个岸线将腾挪出更多公共空间,打造一条高品质的滨水景观和公共活动“秀带”及生活服务空间,助力社区更加宜居、宜游、宜学、宜养、宜业。
花鸟市场“高阶晋级”
徐汇主展区毗邻蒲汇塘,前身是钦青花卉市场。漫步8600平方米的多功能城市公共空间,至今能看到花鸟市场的痕迹:主入口建筑仍保留着市场旧址的框架结构,内部进行了功能升级:花房驿站、梦空间、共建花园、大地艺术田、花房驿站、小竹林、跨界花园……处处萦绕着鸟语花香。“花鸟市场,在居民心里有着很深的烙印,但拆除也是城市更新的必然需求。”田林街道社区规划师吴茂辉介绍,此前这里河水浑浊、垃圾漂浮、异味阵阵,花鸟市场内违建遍地,成为城市更新中的一道坎儿。由于毗邻蒲汇塘,花鸟市场一度也成为周边居民“近水不见水、近水不亲水”的堵点。
经过数年整治,蒲汇塘完成了约1.5公里河道示范段治理。雨污混接改造、生态修复、底泥疏浚等措施落地。同时全面拆除蒲汇塘田林段6米防汛通道内违建3340平方米。
现在的蒲汇塘,引进了自动保洁船,数十个点位24小时在线监测全线水质。更让居民惊喜的是:河对岸的高墙消失了,变成了敞开通透的围栏;花鸟市场的空地,借由城市空间艺术季成了一片植物岛屿。
“城市更新的思维和手法直接延伸到了艺术季,赋予这一空间未来的可延续性。”吴茂辉说。
生机盎然中,协调了人地关系
“这儿的居民爱极了花。”两位85后总策展人黄晓晨、潘彦芹的印象中,几乎家家户户的窗台上都养着花。这也成“花开蒲汇塘”的灵感:她们将超过200种花搬来了,翠芦莉、玉簪、荷兰菊……大众的、稀有的,竞相绽放。
这里也吸引了社区规划师刘悦来和四叶草堂团队前来“开垦”。这是一个从原有硬质场地中“生长”出来的共建花园——池塘里绿意盎然,各种昆虫忙着传花授粉,种子接力站还能让人过把农夫的瘾……俨然一个迷你生态系统。
刘悦来告诉记者,他们特意选择了蜜源植物,种植当天就吸引了很多蜜蜂和蝴蝶,还特意打造了生态水塘——这是生命象征。“孩子在这儿第一次看见小鸟喝水。”60岁的奶奶带着孩子来看,自己也笑得像个孩子。
“生机盎然中,协调了人地关系。更是成为一种全新介质,让居民们参与进来,共建共治共享的意识随绿植一道拔节生长。”刘悦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