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博臻
今天凌晨0时23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神十三”将实现多个首次,即首次与三舱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首次长期在轨停靠6个月,实现4个载人航天器形成组合体长期在轨飞行;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
铸国之重器,赴星辰之约,“上海智慧”续写新篇。载人飞船兼货运飞船系统副总指挥顾侧峰介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此次承担了神舟十三号的电源分系统、对接机构分系统、推进舱结构与总装、测控通信子系统、总体电路分系统推进舱电缆网及三舱配电器等任务。
神舟十三号将首次与49吨级的空间站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神舟八号以来的5艘飞船与目标都是轴向对接,而径向与轴向的夹角呈90度。“神十二”返回前在轨飞行期间,开展了绕飞和径向交会的试验,验证“神十三”径向交会对接技术。在发射“神十三”之前,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分别停靠核心舱的前向端口和后向端口。这样的布局是为了满足“神十三”径向交会对接时的组合体姿态控制要求,对接机构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对接偏心长度变大的可能。
为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第805研究所对接机构分系统通过全面分析对接工况,在增加可控阻尼器的基础上,配合总体完成任务规划,并开展了31个工况的捕获缓冲试验,仅单项极偏差工况就达到24次。可有效消除对接机构与多构型、变吨位、大偏心对接目标的捕获、缓冲、连接适应性风险,确保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径向稳妥可靠对接。
从神舟八号改进型飞船至神舟十一号应用型飞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历经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空间实验室任务的考验,而今已打造出适应空间站任务的应用型标准飞船。
在不断创造纪录的过程中,能源管理、信息管理2个系统都进行了大幅度能力提升,尤其是“神十三”将在径向对接口停靠,帆板将长期被空间站大型柔性太阳电池翼和大柱段舱体遮挡,导致载人飞船在光照区供电能力受到影响,需要空间站为飞船并网供电。轨道舱配电器为了满足长期停靠,最大并网供电能力需达到1400瓦的要求,因此进行了多项适应性更改。
805所设计师对内部器件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式均进行了大范围调整,并通过鉴定级力学试验、热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验证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神十二”执行飞行任务期间,还开展了空间站并网供电试验,证明未来“神十三”可通过这条并网专线获取需要的电能。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第804研究所测控与通信子系统对视频话音、遥控遥测、空空通信链路进行了全面分析与复核,确保飞船在双目标测控区内可以独立与地面进行遥测信息传输,这是载人飞船一条特有的信息传输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