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1-03-17 第26,806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7版:教科卫/公告

教育专家解读《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

降低择校焦虑,让学校教育回归育人初心

       ■本报记者 王星
      
       3月16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文件发布后,相关教育专家第一时间予以解读。在教育专家看来,新一轮的招生录取改革将有效缓解家长学生的焦虑情绪,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深化改革,让学校教育回归因材施教的育人初心。
      
       名额分配“新政”下,初中学校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名额分配的‘新政’下,初中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上海市三门中学校长秦娟解释说,机遇是以前学校可能得不到的名额能够分到手了,挑战是学生必须达到相应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如果初中学校被分到3个名额,最后却只有2人达线而被录取,这就说明学校没有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还不够努力。
      
       “公办初中必须认真领会新中考改革精神,抓住生源变化、制度红利等提供的机遇,因材施教,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相对薄弱的学校,原来重心可能放在补差上,现在则须拔优、促中、补差三管齐下。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自身情况因材施教,教师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特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培养,学生和学校才能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秦娟表示。
      
       在秦娟看来,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为更多的学生打开了通道,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升入优质高中,同时也有利于给择校热降温,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有利于教育公平落到实处,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振广大不选择生源初中学校的教育信心,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走向“不让每所学校掉队”
      
       理想的教育,不该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义务教育阶段不应出现过度紧张与过度竞争的现象,但有些家长认为,如果不能上好初中,就不可能上到好高中,也就不再有可能上好大学。此次上海中招改革方案,将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50%到65%的名额分配到区和学校,也就是将上海优质高中超过一半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各区和各个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因此无论在什么区域、什么学校,只要学生努力,都有可能进入优质高中学校。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认为,这将在制度层面有效防止“区域掉队” “学校掉队”。上海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育理念,走向不让一所学校掉队的教育格局,让就读每所学校的学生都有进入优质高中的希望,并且推动学校和学生努力把希望变成现实。
      
       “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能够较好地激活学校因材施教和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中招改革方案也不局限于名额分配。招录有特长的学生和特别优秀学生的自主招生,依然保留在此次方案中。”周彬指出,既然自主招生旨在招收“特别的”学生,因此对各高中学校自主招生的名额有所控制,但对于“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的普通高中学校和市特色普通高中则给予更大空间,这是对有特长和特别优秀学生的鼓励。
      
       对家长而言,家门口的公办初中或许更有吸引力
      
       上海中招改革政策稳中有变,不仅直接影响明年度“直面中考”的家庭,而且间接影响广大“小升初”家长和学生的选择。作为一名家庭教育学者和初二学生家长,上海开放大学家庭教育专业教师李爱铭认为,在中招改革背景下,优质高中招生向家门口的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倾斜,意味着对口就读公办初中更有吸引力。
      
       改革后,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比例提高到50%-65%,以增加在不选择生源初中学校就读学生进入名优高中的机会。其中,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中,70%分配到区内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30%分配到全市各区。
      
       以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例,学校招生计划400人,如果当年名额分配比例为65%,则65%的70%,即182人直接分配到区内每所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进行招录。从初中学校来看,意味着普通初中的优秀学生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比例大幅度提高。
      
       这将推动上海基础教育办学格局变化,进一步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减缓教育焦虑。对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来说,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从传统的教“好学生”到“教好”学生。当更多在不选择生源初中就读的学生能通过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高中的生源结构也必将发生改变。在上海市第二中学校长陆军看来,生源结构发生改变,将带动高中育人方式转型。
      
       “在此背景下,学校须进一步加强因材施教,深化选课走班和分层走班相结合工作,才能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此次中招改革有助于促进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陆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