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1-02-05 第26,766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7版:文汇教育

外向或内向,无需贴标签这也许取决于环境

       ■本报记者 储舒婷
      
       总有人为自己面对陌生人时的紧张而不安,甚至会有家长认为,这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更有人简单将此定义为“社交恐惧”。但是,有这类担忧的人大可放心,因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吴冬媛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合作的最新研究发现,人的性格并非一成不变,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无需简单地给自己贴上内向或外向的标签,只不过是有些人更容易受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性格状态。
      
       吴冬媛表示,性格直观地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上,一个人越认为他身处的环境友好,就越容易表现得健谈和热情;相反,则越容易变得沉默和内敛。该研究还有一项全新发现,不同人的性格受环境影响的程度不同,个体间的动态反应模式的差异可能只是反映了他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环境对不同人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发现“他人引发的外向性格”
      
       即使是外向开朗的人,经历一整天的高强度学习工作或连续社交之后,也会感到疲惫和不想说话,这时他表现得相对内向。同理,一些平时内向的人,也会在会议、社交活动中侃侃而谈,表现得很外向。
      
       这一常见的现象,引起了学者对性格可变性的关注。科学家对人格研究已有很长历史,外向和内向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性格最常见的形容。
      
       吴冬媛表示,从长期来看,人的性格是比较稳定的,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很大的变化。然而,近年来不少研究关注到,性格除了稳定的特质,也存在可变的状态。例如,判断一个人很外向,通常指的是他待人热情、擅长与人交流、愿意表达自己,这属于性格的特质。同时,也有研究发现,人的外向程度受到环境的影响,即环境更友好,人的表现就会更外向,这属于不同情境下性格状态的变化。
      
       “通常情况下,人们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当接触的人比较友好时,往往更愿意与之交谈;当面对不太友好的人,人们会预测到与之交往的体验不佳,因此会表现得不愿意交谈。”对此,学者们的解释各有不同,吴冬媛和其团队的研究则从全新的视角提出,个体间受环境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在一段时间内对于外界友好程度的感受及反应也存在差异。当个体感受到环境中的其他人是友好的,他们就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外向。即使是害羞或安静的内向者,也可以在某些社交场合中运用外向性作为应急手段。这一发现被描述为“他人引发的外向性格”,个体可能有选择性地表现出外向,他的行为表现取决于“我是怎样的人”和“我处在怎样的环境”的叠加作用。
      
       外向不仅是一种性格特征,也是一种适应性的动态反应
      
       “事实上,外向和内向并不固定,每一天甚至每一个小时,人的性格都可能呈现不同的状态。”吴冬媛介绍,这项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在为期三周的实验中,对83名大学生进行每天两次社交互动记录,研究团队发现,“所谓外向,是一种性格特征,也是一种适应性的动态反应模式”。
      
       参与者分别在实验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需要完成一系列人格测试和满意度测试。在三周内,参与者需要每天两次回复电子邮件中的问题,并被要求“思考收到此电子邮件前一个小时内与他人的社交互动”。
      
       与你交往的其他人有多友好?他们的社交能力如何?他们的交谈意愿如何?参与者通过1-7分的选项,即从“1=完全不如此”“4=中立”到“7=完全如此”,如实反映他们对于社交环境中其他人所表现出的友好程度的感受。
      
       再结合参与者与其他人的互动,即“在与对方互动时,你有多健谈、精力充沛、自信、大胆、安静”等,来测量参与者当下的外向状态。
      
       吴冬媛团队发现,个体差异体现在,不同的人在社交中,可能采取不同的适应性策略。有一些人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即无论他人的友好程度如何,其表现的波动不大;而另一些属于“他人引发的外向性格”的人,其表现更依赖于所处环境的友好程度。而这样的反应模式与传统的外向特质存在着较低的相关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原本是外向还是内向的性格,与他是否属于“他人引发的外向性格”关系不大。
      
       做真实的自己很重要,“伪装”的外向更消耗精力
      
       “他人引发的外向性格”是人们现在常说的“讨好型”人格吗?吴冬媛表示,研究中并未区分人们表现出外向的动机。参与者是否自身享受这样的状态,还是出于获得别人的认可、喜爱或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表现得外向,在该研究中,这未被纳入测量。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内向的人如果努力 “逼迫”自己 “伪装”成外向,努力表现出相反的状态会消耗更多的精力,完成社交之后只余疲惫。
      
       外向和内向的性格孰优孰劣?在传统印象中,外向往往被认为是成为领导者的必备素质,容易获得更好的社交体验;而内向的人,从儿时就更容易被给予相对消极的评价。“事实上,内向和外向没有优劣之分,每个人都应该悦纳自己,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这样的‘性格歧视’是不科学的。”
      
       吴冬媛等学者普遍认为,性格由基因和成长环境决定,无论内向还是外向,做真实的自己更重要。
      
       正如一个“社恐”不可能短期内变成社交明星,一个社交达人也很难一下子变得安静内敛。“通常情况下,人的性格只会在相对固定的平均值范围内发生波动。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表现得外向还是内向,是相对于他原先的整体水平。”她认为,出于主观的需求,比如人们在喜欢的人面前表现得更愿意沟通,又如无论男女,每个月可能总有几天不想说话、疲于应付社交,这都是很自然的现象,不必强迫自己表现出相反的状态。这对于每一个人有限的精力来说,反而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