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分成多个小组,每天对居家隔离的境外返沪人员进行上门体温监测和健康状况询问。 本报记者 袁婧摄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都说社区支持是中国防疫的一大优势,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其中的缩影。虹桥街道辖区内,境外人士多,楼宇企业集聚,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和复工复产的三重压力,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四史”学习教育化为实践,自今年1月上海打响防疫战以来,慎终如始保持“战斗”姿势,开启国际化社区防控服务新模式。
“小小联合国”里的防疫怎么做?社区医院迎来新考题
虹桥街道辖区内的古北小区是上海改革开放后最早规划的高标准涉外社区,拥有来自全球约5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口2.8万,有“小小联合国”之称。今年3月,“外防输入”压力逐渐增加时,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当其冲迎来新考题——国际化防疫怎么做?
“当时,我们居家隔离一天最多452户724人,机场转运一晚最多98人,境外防控压力可以想见。”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永鹏忆起今年上半年的战“疫”时光,这些场景历历在目:100多名职工全员投入,医务人员后半夜接待国际航班抵达的社区“洋居民”、为他们做登记是家常便饭;数不清的通宵夜,在中心合眼眯一会儿后,大家又分批领任务,开始了第二天的居家健康观察上门任务。
截至11月23日,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累计管理3748名“洋居民”。哪个小区日本住户多,哪个小区电梯布局合理,哪个小区保洁更好……这群社区医护开玩笑说,他们“日行两万步打底,对社区楼盘比房产中介都熟”。
靠着对社区防疫的责任心,这群社区医护拼体力、拼斗志,并不断总结、摸清方式方法:一方面优化疫情防控工作内部资源,另一方面借助部门、街镇的外部资源,协同做好科学防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网底”作用。
所有人的努力,汇成一个目标:带领洋居民打赢防疫战。
兜牢城市抗疫“网底”,社区医护承担多重身份
百姓屋檐下,在“居家观察”的日子里,故事依旧在发生着。
“有一户居家健康观察的孩子发烧了!”有一天早晨8点不到,还在上班路上的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办主任朱颖接到了群消息。这天正是她的“疫情班”,赶到中心穿戴好防护隔离装备,她就搭乘长宁区疾控中心安排的转运专车直奔居民家中。询问情况、联系定点医院……很快,专车载着社区医护与孩子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发热门诊,并有专人接诊。
“居家上门观察不仅仅是测体温,我们要承担居民在身体、心理乃至生活等多方面的支撑、照护。”朱颖说,居家观察中,有小孩被高温烫伤的,有老人摔跤的,都需要紧急治疗;虹桥辖区内的外籍人士又属日韩人士居多,有的会说简单的英文,有的不会说英文,转运送医过程中的语言沟通也是社区医护养成的“新技能”。
国际社区里的社区医院,印制有中、日、韩等七种语言的隔离告知书、承诺书、健康提示等资料,还配备翻译人员进行入户前的沟通和平日健康咨询,形成“人工+智能”多语种宣传告知、“守门+护人”全流程闭环管理。
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钱宁形象地说,为兜牢公共卫生服务抗疫“网底”,社区医护人员们拥有多重身份,即居家医学观察的“观察员”、发热排查人员的转运“护送员”、企业复工复产的抗疫“指导员”。
“我们跑得快一点,就能把社区防疫网织得更密些”
12月已至,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门前的长龙,也是一道风景。社区医院原以“银发族”居多,而此间排队者大多是年轻面孔,还有不少“洋面孔”。他们,都是来做核酸检测的。
自复工复产后,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上海市首批公示的核酸检测点之一,至今累计检测5000多人次。“辖区楼宇多,服务复工复产,我们全力应对,还做好了核酸检测能级提升的预案。”王永鹏说,虹桥街道辖区内有36栋楼宇,占长宁区楼宇的四分之一。
别忽略这垂直空间里的企业社群,“打工人”来自五湖四海,也是社区防疫中的重要一环。截至11月14日,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辖区内居家和集中隔离对象健康观察共计89594人次,参与排摸小区65个,并为36栋楼宇和5所学校指导开展复工复产复学。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社区医院本身也是周边居民心目中的“好口碑”医院。王永鹏介绍,受益于慢病长处方等政策,该中心的诊疗人次数较以往下降10%,但诊疗人数上升了50%,这是因为该医院口腔科、中医针灸推拿科、康复科等特色学科受到居民欢迎,问诊者众多。就在满足这些基本医疗任务的同时,这家社区医院始终全力承接着防疫相关的新任务、新挑战:制定秋冬防疫预案与人员培训,集中隔离点派员入驻……
“我们115名职工都投入了防疫工作,最小的1998年出生,最年长的今年正好到退休年龄。很难说谁不容易,因为每个人都在坚持,都在努力。”王永鹏说。
与新冠病毒赛跑,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中国社区防疫战线上的一个窗口,这里的社区医护们总是说:我们跑得快一点,就能把社区防疫网织得更密些,就能将居民健康的堡垒守护得更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