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樊丽萍 姜澎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带来严重冲击,也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中国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举办这一全球贸易盛会,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国家主席习近平昨天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在沪上高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第三届进博会是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世界经济遭受重挫的背景下举办的,这一全球贸易盛会的举办彰显了中国的开放胸怀和合作愿望。朝着把进博会“越办越好”的目标迈进,彰显中国担当的这次“买全球、卖全球、惠全球”的盛会,必将造福世界各国的人民。
扩大开放的步伐仍在加快,对未来信心满满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亲切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深化合作的决心。”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强说,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到国际关系、生态保护等,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未知风险。仅凭个别国家之力无法应对所有挑战和危机,世界各国必须携起手来,合作共赢,尽可能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
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讲席特聘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易谈判学院院长张磊说,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坚持办进博会,彰显了中国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愿意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和信心,更让人充满信心。
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潜能,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中国广阔的内需市场将继续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潜能。”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中的诸多“金句”,令沪上高校的不少学者印象深刻。
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中国有很多创新的“硬核”举措。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沈国兵表示,中国在开启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进程中,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从传统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升级到重视数字经济、互联网等新型服务贸易,中国将推动和引领这些新型服务贸易行业的制度规则创新和开放。
“中国将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对此,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崔丽丽的解读是,一方面,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后,非接触式商务的“刚需”正在显现,呈现全球经济复苏向好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愿意将市场对世界开放,愿将在线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经验向其他地区推广的态度。
华东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陶婧连续三届带领“小叶子”服务进博会:“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盛会,我们青年志愿者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力量,深深感受到世界不断合作的大氛围。”作为一名“小叶子”的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2018级本科生陆蓓妮说:“作为当代大学生,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报效国家,这是我们的荣幸,也是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