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0-10-28 第26,666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2版:要闻

《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全票通过,将于11月1日起施行

构筑五大体系,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和社会治理能力

       ■本报记者 王嘉旖
      
       五大体系
      
       ■集中统一、智慧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
      
       ■协同综合、灵敏可靠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
      
       ■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定位明确、平战结合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方参与的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
      
       贯彻“人民至上”理念,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昨天举行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全票表决通过,将于11月1日起施行。
      
       根据条例,上海将构筑完善公共卫生应急和社会治理能力“五大体系”——即集中统一、智慧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协同综合、灵敏可靠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定位明确、平战结合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方参与的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表示,条例重在建设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保障机制,“在巩固完善目前行之有效措施的基础上,将其上升为长效制度”。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条例要求从各级人民政府、居村委会到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行业组织、个人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协调配合,共同形成公共卫生社会治理的架构。
      
       条例还明确,要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通过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将区域治理、部门治理、社区治理、单位治理、行业治理有机结合,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处置体系。
      
       在此过程中,“两张网”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网统管”助力发挥好城市运行作用,做好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防控等; “一网通办”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平台作用,并建立绿色通道,优化工作流程,为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处置提供便捷服务。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的形成更需要全社会公共卫生习惯的养成和观念的转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践行。
      
       因此条例对“个人防护常态化”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个人应当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养成勤洗手、分餐、使用公筷公勺、不食用野味等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同时,个人如饲养犬、猫等宠物的,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履行宠物免疫接种等义务。
      
       条例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普及健康知识,推广文明健康生活习惯。
      
       构建统一领导、权威高效的公共卫生大应急管理格局
      
       条例审议过程中,许多代表提及了条例应当强化的“应急属性”,构建统一领导、权威高效的公共卫生大应急管理格局。
      
       条例明确,要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完善相应工作机制,建设市、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加强卫生健康部门与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协同联动。
      
       为进一步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条例要求健全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建立综合监测平台。具体包括完善监测哨点布局,将医疗机构、药店、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服务机构、食用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等统一纳入监测。
      
       在发挥好“监测哨”作用的同时,应急管理还向全链条延伸。在前端,将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公共卫生科技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推进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在后端,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机制,为有需求的公众提供心理援助。